山势崔嵬望太行,星轺迢递过临漳。
华林园废花争发,铜雀台空草自芳。
何必三分夸霸业,独怜千古擅文章。
生逢乱世终非幸,疑冢累累挂夕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全诗共四句,每句五字,遵循律诗的格律。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山势崔嵬望太行:描绘了太行的雄伟山势,崔嵬形容山峰高耸入云,望太行则表达了诗人对太行山壮丽景色的向往与敬仰。
  2. 星轺迢递过临漳:描述了一辆星夜疾驰的使者车经过临漳(今河南林州)的情景,星轺意味着使者的车,迢递表示遥远,临漳是地名。
  3. 华林园废花争发:华林园曾经是皇家园林,现在荒废无人,花朵却依然竞相开放。这句反映了虽然园林已废,但自然之美依旧不受影响。
  4. 铜雀台空草自芳:铜雀台曾是曹操建造的豪华建筑,现虽已废弃,但周围的草木依然茂盛芳香。这两句诗既表达了历史的沧桑感也体现了自然的生命力。
  5. 何必三分夸霸业:诗人反问,为何要夸耀自己的霸业,这里可能暗含对权力争斗和战争的批判。
  6. 独怜千古擅文章:诗人特别欣赏那些能够流传千古、留下卓越成就的人或作品。这一句展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7. 生逢乱世终非幸:诗人感叹自己生在动乱的时代,认为这样的时代并不值得庆幸。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不满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8. 疑冢累累挂夕阳:诗人用“疑冢”比喻那些看似坚固实则空洞无物的地方,夕阳则给人以落日的凄凉之感。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综合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邺都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文化传承以及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如华林园的花朵、铜雀台的草木,也有对于历史沧桑和社会现实的反思,如乱世的悲哀和疑冢的存在。整体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个人的心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