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员无补见丝毫,幸喜为官似马曹。
每许芜音持布鼓,更容劣技试铅刀。
兼收屡赐百金诺,借重终期一字褒。
廊庙他时应有待,誓将么么寄钧陶。
【注释】
备员:指闲散无职的人。马曹:汉时有“马曹史”之官,掌马政。
芜音:指杂乐的音调。
劣技:指技艺不高的本领。铅刀:比喻无用武之地,或指兵器上的铅质部分。
百金诺:一百斤黄金的承诺。
借重:依赖别人的力量或力量支持。
么么:古书《说文解字》云:“么么,小牛也。”这里用作谦称。
钧陶:指帝王,古代把天子比作“陶唐氏”。
【赏析】
郑舜举(约940—985年),字德源,泉州晋江人。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进士。淳化二年(961年),授大理评事、通判杭州,后改知明州,迁右正言,出知广州,转左司郎中。真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历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卒赠兵部侍郎。事迹见《宋史》卷二七四本传。
此诗是诗人应郑舜举请赴阙而作,诗中表现了诗人对郑舜举的赏识与厚望。
首句“备员无补见丝毫”,意谓自己作为闲散人员,毫无建树。这两句写诗人对自己在朝廷里的地位和作用的不满与失望,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自得之情。
第二句“幸喜为官似马曹”,则又表现出诗人的乐观自信。马曹,即马植,汉代官吏,任过长乐少府、光禄大夫等职。这句意思是说,自己虽无建树,却有幸能做一名像马植那样的官员,这是多么幸运啊!
第三句“每许芜音持布鼓”,意谓每当听到杂乱的声音,便以布鼓自娱。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尽管自己在朝廷无所作为,但有时也能自得其乐,用杂乐的音调弹起布鼓来自娱自乐。这两句写出了自己在朝廷中的寂寞心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乐观自足的精神风貌。
第四句“更容劣技试铅刀”,意谓还能容忍自己的平庸技艺在铅刀上试试锋芒。铅刀,即削铁如泥的宝剑,喻指自己的才能。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朝廷里虽然自己没有什么大用,但还能在小事上发挥作用。这既是对自己才能的肯定,也是对自己的鼓励。
第五句“兼收屡赐百金诺”,意谓朝廷屡次赏赐百金的承诺。百金诺,即朝廷屡次赐予的承诺。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朝廷里虽然自己没有什么用武之地,但却得到了朝廷屡次的赏赐,这种待遇是非常优厚的。这既是对自己地位的一种肯定,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安慰。
第六句“借重终期一字褒”,意谓借助朝廷的力量最终能得到一个好评。一字褒,即一句话的评价,指皇帝的夸奖。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虽然自己在朝廷里没有什么用武之地,但只要依靠朝廷的力量,最终还是能够得到皇帝的夸奖和好评。这既是对自己前途的一种希望,也是对自己努力方向的一种指引。
最后一句“廊庙他时应有待”,意谓朝廷里的大事应该还有自己的份儿。廊庙,指朝廷。这句意思是说,在朝廷里虽然自己没有多大用武之地,但朝廷的大事也应该还有自己的份儿。这是对自己未来的一种期望,也是一种自我安慰。
这首诗通过对郑舜举在朝廷中的处境和心态的描述,展现了诗人的乐观自信和自我安慰的心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期望和对个人前途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