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祐升平超治古,诞布人文化寰宇。
道山翰苑郡仙处,一代文章继周鲁。
斯道盟寒谁是主,眉山二老文章虎。
眉山鉴裁高难与,网罗九万抟风羽。
晁张超然鸿鹄举,秦郎继作翘翘楚。
馀子纷纷谩旁午,韩门籍湜何须数。
豫章诗律加严苦,洗空万古尘凡语。
后来鲜俪前无伍,真是江西第一祖。
锦绣陆离缠肺腑,宝唾珠玑终日吐。
兔颖烟煤骤如雨,混然天成绝斤斧。
骚经抑怨知何补,白雪阳春空媚妩。
囊括鲍谢包徐庾,下视谪仙平揖甫。
近时作者宗燕许,入社投名仰成矩。
残膏剩馥争探取,派别枝分已难禦。
专党同门伐异户,陈言糟粕弃如土。
宗门不绝仅如缕,究竟畴能踵前武。
遗编璀璨琼瑶谱,八珍间列罗樽俎。
诵之琅琅中宫吕,心清何止头风愈。
古人纯全嗟莫睹,徒味篇章想簪组。

这首诗是苏轼的一首七言律诗,创作于公元1087年(元丰二年)。这首诗是他在豫章郡任上所作,以表彰当地文人墨客的成就。

下面是对诗歌逐句的解释:

  • 元祐升平超治古,诞布人文化寰宇。

  • “元祐”指的是北宋神宗皇帝在位时,“升平”指的是国家太平盛世,“超治古”表示超越古代的治理,“诞布”即广泛传播,“人文化”指文化普及到每一个角落。整句表达了对国家治理成就的赞美。

  • 道山翰苑郡仙处,一代文章继周鲁。

  • “道山”是指道教圣地,“翰苑”指的是翰林院,“郡仙”指郡中的仙人,“周鲁”代指周公和孔子,他们被尊为周朝和鲁国的圣贤代表。整句赞颂了地方文化的繁荣和文人辈出。

  • 斯道盟寒谁是主,眉山二老文章虎。

  • “斯道”指的是当时的文学之道,“盟寒”表示竞争激烈,“眉山二老”指的是苏洵和苏轼父子,“文章虎”形容他们文章的犀利和气势如虎。这句赞扬了苏氏父子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

  • 眉山鉴裁高难与,网罗九万抟风羽。

  • “眉山”指的是苏轼的家乡眉山,“鉴裁”是品评的意思,“高难与”表示难以比拟,“网罗”意味着收集、汇聚,“九万”这里指数量庞大,“抟风羽”意为像飞鸟一样翱翔。这句表达了对苏轼才华的高度评价。

  • 晁张超然鸿鹄举,秦郎继作翘翘楚。

  • “晁张”指晁补之和张耒,“超然”表示超凡脱俗,“鸿鹄举”比喻志向远大,“秦郎”指秦观,“继作”表示接续前人的事业,“翘翘楚”意喻杰出出众。这句赞赏了两位文坛前辈的卓越才华。

  • 馀子纷纷谩旁午,韩门籍湜何须数。

  • “馀子”指其他文人,“谩旁午”表示杂乱无章,“韩门”泛指宋代文人,“籍湜”指陈师道,“数”表示列举。这句批评了当时一些文人的平庸之作,并赞扬了陈师道的才华。

  • 豫章诗律加严苦,洗空万古尘凡语。

  • “豫章”是苏轼的封号,“诗律”指诗歌格律,“严苦”表示严格苛刻,“洗空”意为摒弃陈旧,“尘凡语”指旧诗词中庸俗的语言。这句表达了对苏轼诗歌风格的赞赏。

  • 后来鲜俪前无伍,真是江西第一祖。

  • “后来”指后来的诗人,“鲜俪”表示新颖脱俗,“前无伍”意指无与伦比,“江西”指江西地区,“第一祖”表示首屈一指。这句赞誉了苏轼在江西文坛的地位。

  • 锦绣陆离缠肺腑,宝唾珠玑终日吐。

  • “锦绣”形容文章华美,“陆离”指五彩斑斓,“肺腑”比喻内心的感情,“宝唾珠玑”比喻珍贵的思想言论,“终日吐”表示持续不断地表达。这句赞美了苏轼文章的美丽和思想的丰富。

  • 兔颖烟煤骤如雨,混然天成绝斤斧。

  • “兔颖”指兔子的眼睛,“烟煤”指烟雾般飘渺的云气,“骤如雨”形容迅速如雨下,“混然天成”表示自然而然,“绝斤斧”表示没有任何人为的痕迹。这句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苏轼作品的自然风格。

  • 骚经抑怨知何补,白雪阳春空媚妩。

  • “骚经”指《离骚》,“抑怨”表示压抑悲苦,“知何补”表示无法弥补,“白雪阳春”比喻高洁的音乐,“空媚妩”表示虽然美丽却无法动人。这句表达了对苏轼诗歌情感真挚而深沉的赞赏。

  • 囊括鲍谢包徐庾,下视谪仙平揖甫。

  • “囊括”指包罗万象,“鲍谢”指鲍照和谢灵运,“鲍谢”都是南朝诗人,“包徐”指曹植和徐陵,“庾”指庾信,“谪仙”指的是李白,“平揖甫”表示平等对待。这句赞美了苏轼诗歌的艺术成就。

  • 近时作者宗燕许,入社投名仰成矩。

  • “近时”指当代,“作者”指诗人,“宗燕许”指追随王安石的诗文风格,“入社投名”意指加入文学社团,“仰成矩”表示仰望榜样。这句表达了对当代文人追求创新的态度。

  • 残膏剩馥争探取,派别枝分已难禦。

  • “残膏”指残余的精华,“剩馥”表示剩余的香气,“探取”指探索和吸收,“派别”指不同的流派或风格,“枝分”指分支繁多,“已难御”表示难以抵挡。这句表达了对不同风格文学作品的欣赏。

  • 专党同门伐异户,陈言糟粕弃如土。

  • “专党同门”指坚持自己的观点,“伐异户”指攻击不同意见的人,“陈言”指陈旧的言论,“糟粕”指无用的东西,“弃如土”表示抛弃不用。这句批评了盲目跟风和排斥异己的做法。

  • 宗门不绝仅如缕,究竟畴能踵前武。

  • “宗门”指学派或门户,“不绝”表示持续不断,“仅如缕”指非常少,“究竟”表示最终,“究竟畴能踵前武”意即最终谁能继承前人的遗风。这句表达了对后学能够继续发扬前人精神的期望。

  • 遗编璀璨琼瑶谱,八珍间列罗樽俎。

  • “遗编”指遗留下来的书稿或文章,“璀璨”形容光辉灿烂,“琼瑶”指美玉,“谱”指书籍,“八珍”指八种珍贵的食材(比喻珍贵的思想言论),“罗樽俎”意为摆放在宴席上。这句赞美了苏轼遗著的价值和对后世的影响。

  • 诵之琅琅中宫吕,心清何止头风愈。

  • “诵之琅琅”形容诵读的声音清晰悦耳,“中宫吕”可能是指《易经》中的六十四卦象之一,“心清”指心境清澈明净,“头风愈”意即头痛减轻。这句表达了对阅读苏轼著作带来的心灵愉悦。

  • 古人纯全嗟莫睹,徒味篇章想簪组。

  • “古人纯全”指古人的思想境界纯净无暇,“嗟莫睹”表示遗憾未能亲见,“篇章”指文字作品,“想簪组”表示向往美好的生活。这句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高尚品格的敬仰。

  • 赏析:这首诗是苏轼对豫章郡文人墨客的盛赞,通过对他们的才华、作品、贡献和影响力进行评价,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苏轼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也展现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