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先达揔飘零,亦有阳春世莫听。
漫刺从来无处着,曳裾今日欲谁经。
只应旧友头空白,难使新知眼便青。
射猎南山休夜出,灞陵有尉宿君亭。

陈渊《得用中书有礼人不答之悔作诗解之》赏析

《得用中书有礼人不答之悔作诗解之》,是宋代诗人陈渊于高宗绍兴五年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以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在这首诗中,作者陈渊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先代名士的怀念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首句“一时先达揔飘零”,描述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许多有才之人纷纷离世的情景。这一句不仅概括了历史的大背景,更揭示了作者对于时代变迁的无奈和哀叹。接着,“亦有阳春世莫听”与“漫刺从来无处着”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政治失意时,依然保持文人清高的气节。即使身处纷扰的朝堂之上,他仍保持着内心的平和与独立。

“曳裾今日欲谁经”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世俗中挣扎的状态。这里的“曳裾”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官场上的进退维谷,而“欲谁经”则透露出他对未来的不确定与迷茫。这种矛盾的心态,正是那个时代文人共同的命运写照。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只应旧友头空白,难使新知眼便青。”则展现了诗人对于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于新人难以理解自己内心世界的无奈。这种情感的矛盾冲突,使得全诗充满了戏剧性。

诗的最后两句“射猎南山休夜出,灞陵有尉宿君亭”,更是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在这里,“射猎南山休夜出”意味着诗人选择隐逸的生活方式,以逃避现实的纷扰;而“灞陵有尉宿君亭”则表明,尽管生活简朴,诗人仍保持着高洁的人格和独立的精神。

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陈渊作为一个文人在复杂社会中所表现出的坚韧与执着。他的诗作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更是对整个时代的深刻洞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