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窗明夏簟虚,纷纷鸟雀静庭除。
维摩丈室无人问,一枕薰风听粥鱼。

【注释】

金銮:指帝王的殿堂。

两绝:指诗作中的第二首《夏夜追凉》。两首诗都是写夏季,但第一首侧重于表现夏日的闷热和烦躁不安,而第二首则侧重于表达夏日的宁静、闲适和愉悦。

窗明:窗户明亮。

簟(diàn):竹席。

纷纷鸟雀:众多的鸟雀。

清庭:庭院中清凉宜人的地方。

维摩丈室:即“维摩诘室”,古代印度的一位著名居士。相传他住在家里时,门庭若市,车马盈门,而当他在寺庙里静坐讲经说法时,却无人前来打扰。这里的“维摩丈室”是指禅宗所说的“无门关”,意即禅宗强调的是内心的修炼和自我解脱,而不是外在的形式和礼节。

熏风:暖风。

粥鱼:煮粥用的鱼。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夏日夜晚所创作的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雨后庭院的景象进行描绘,表达了自己在夏日里的宁静、闲适和愉悦之情。

诗的前两句主要描绘了夏日的雨过天晴后的景色。“雨过窗明夏簟虚”,意味着经过一场大雨之后,窗户变得明亮起来,而夏天的竹席也因为雨水的浸润变得柔软而空虚。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夏日雨后的清新和凉爽,为后面的诗句做好了铺垫。

诗人转而描述了庭院中的景象。“纷纷鸟雀静庭除”,意味着在雨后的庭院中,鸟儿们安静地栖息在树枝上,而庭院中的花草也因为雨水滋润而显得更加生机勃勃。这两句诗通过描绘鸟儿们在庭院中的栖息和花草的生长,展现了夏日庭院中的宁静与美好。

诗人将目光转向了自己的内心世界。“维摩丈室无人问,一枕薰风听粥鱼”,意味着在禅宗所说的“无门关”之中,自己的心境得到了放松和宁静。在这个没有外界干扰的环境中,自己可以安心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内心的平和。同时,听着煮粥时的鱼声,也让自己感受到了生活的简单和快乐。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通过对夏季雨后的景色和心境的描绘,传达出自己内心对夏日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体现了禅宗“无门关”的思想,强调内心的修炼和自我解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