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息久相依,息调心自住。
忽焉不自知,根尘失所寓。
向来尚有锥,今我已忘兔。
似入无功乡,不由嵇阮路。

心息久相依,息调心自住。

注释:心意长久地相互依赖,内心调整后可以自我安定。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其一

忽焉不自知,根尘失所寓。

注释:忽然之间,我竟然不知道了,我的心就像被根和尘滓占据一样失去了依托。

向来尚有锥,今我已忘兔。

注释:以前我还是有锥子的,现在我却像兔子一样忘记了它。

似入无功乡,不由嵇阮路。

注释:好像进入了一个没有功劳的境地,不能追随嵇康、阮籍那样的道路。

赏析:

此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内心感受与思考。前两句“心息久相依,息调心自住”,表达了诗人对内心的深深依赖与调节,以及由此带来的内心的安定与平静。而后两句“忽焉不自知,根尘失所寓”,则揭示了诗人在不经意间,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忘记了那些曾经熟悉的事物,如同被根和尘滓所占据,失去了自己的本来面目。

接下来两句“向来尚有锥,今我已忘兔”,更是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心境变化。原来还有用来削木为笔的锥子,而现在,我已经忘记了那个用来写字的工具——毛笔。这里的“兔”字双关,既可以理解为忘记的笔,也可以理解为丢失的笔头。这种变化使得诗人感到困惑与失落,仿佛陷入了无根之境。

最后两句“似入无功乡,不由嵇阮路”,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这种困惑与失落感。他似乎进入了一片无法施展才华的田地,不能像嵇康、阮籍那样追求自由、独立的生活。这种无奈与彷徨,使得诗人感到迷茫与无助。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心灵变化与思考。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捕捉了自己在旅途中的情感波动,并通过诗句的形式表达出来。这种表达方式既简洁又富有哲理性,给人以深思的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