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秋月凉,风定秋水清。
扁舟淮海间,爱此一叶轻。
微生久羁旅,艰险已饱更。
经今几往来,始见波浪平。
篙师且停棹,莫遣鱼龙惊。
吾行欲安之,要待东方明。

【译文】

渡过淮河,看到秋天的景色,天高气爽,秋月如洗,秋风已止秋水澄清。扁舟在淮海之间,爱这叶轻舟,微生久为羁旅之人,艰险已经饱尝,几经往来,始见波浪平缓。篙师停下船桨,不要惊鱼龙,吾欲安行,待东方日出。

【注释】

过:经过,指渡船通过河流。

淮:这里指淮河,中国第五长河、国家一级航道。

扁(piān)舟:狭长的船只,泛指小舟。

一叶轻:形容小舟轻快。

微生:微小的生命。

艰险已饱更:经历了艰难危险的生活。

经今:经历到现在或从过去到现在。

要待:等待。

东:太阳。

【赏析】

《过淮》是唐朝诗人李绅的作品,作于唐文宗太和四年(830年)。这首诗写诗人乘船经过淮河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全诗意境开阔,语言清新流畅,富有生活气息。

首句“天高秋月凉”,“高”字用得极妙,它不仅写出了“夜深霜重”时,天空显得特别空旷的特点,而且把人们那种在这样天里仰望明月,感到一种凄清的心境也传达出来了。“秋月凉”,使人想到秋夜之长和秋月之明。这两句是说,当夜幕降临以后,天气变得格外清冷,明亮的月光洒在大地上,给人一种清高的感觉。

第二句“风定秋水清”。“定”字也是关键,它既写出了风停后水面上没有一点波纹,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扁舟淮海间”,诗人乘坐的是一艘小船,这艘船行驶在淮河之中。“扁舟”,即狭长的船,泛指小船。

“爱此一叶轻。”这是说这艘小船十分轻便,可以随意地行驶在淮河之上。

接下来三句:“微生久羁旅,艰险已饱更。”“微生”,指自己;“羁旅”,指旅途中人。“艰险”,指困难、危险;“更”,经历,遭遇。“艰险已饱更”的意思是说,历经艰险的苦难生活已经经历了许多次。

“经今几往来”,“经今”,就是从过去到现在。“几往来”,表示经过多次。“往来”,这里指航行。

诗人乘坐着小船在淮河上行驶,经历了很多次的旅程之后,终于看到了淮河上的波浪渐渐平缓下来。

末句:“篙师且停棹,莫遣鱼龙惊。”这句诗意思是让篙师停下船桨,不要惊吓鱼龙。

“篙师”,船夫,泛指船上的水手。“棹”,划水的器具。“莫遣鱼龙惊”,不要让鱼儿和龙受到惊动。这里的“鱼龙”指的是鱼鹰之类的捕鱼鸟。“惊”,惊吓。

尾联:“吾行欲安之,要待东方明。”意思是说我现在想要安静地旅行,要等到东方的太阳出来的时候。

“吾行”指我的旅行。“安之”,使……平静,安定。“要待”即等待。“东方明”,东方天将要亮了。“明”,明亮。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经过淮河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和内心感受。全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淮河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的情感体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中的意境开阔,充满了生活气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