惓怀春晚脱征骖,官况喧卑昔未谙。
敲扑岂甘忘素业,琴樽犹可助清谈。
窗灯耿耿书开卷,衙鼓鼕鼕吏放参。
唯有登楼心不惬,乱云堆雾锁东南。

【注释】

  1. 南阳春日十首:唐代杜甫的五言古诗组诗,共十首。
  2. 殷勤:恳切的样子。
  3. 官况喧卑昔未谙:官职低微,从前并不熟悉。
  4. 敲扑:指打官吏的板子,这里比喻官场斗争。
  5. 琴樽:古时以琴为酒器,以樽为酒杯,故称。
  6. 衙鼓:衙役的鼓,衙役在衙门前敲打以驱赶行人,也用以报时。
  7. 登楼心不惬(qiè):登上高楼心里感到不满足。
  8. 乱云堆雾:形容云雾缭绕,景象迷蒙。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对朝廷政治的失望和不满,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黑暗现象的不满和愤慨。
    开头两句“惓怀春晚脱征骖,官况喧卑昔未谙”,描绘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无奈,表现出他对仕途的淡薄态度。这里的“倦怀”指的是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而“官况喧卑昔未谙”则是指诗人以前并不懂得官场的喧嚣和低贱。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将诗人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向往和现在的现实生活进行了强烈的反差,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失望和不满。
    中间两句“敲扑岂甘忘素业,琴樽犹可助清谈”,则是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官场的反感和厌恶,表达了他宁愿放弃官场生活,也不愿沉溺其中的态度。这里的“敲扑”指的是官场中的争斗和矛盾,而“琴樽”则是指文人雅士之间的交流方式,如品茶、吟诗等。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将诗人对过去官场生活的怀念和现在的现实生活进行了强烈的反差,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反感。
    最后两句“窗灯耿耿书开卷,衙鼓鼕鼕吏放参”,则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担忧和愤慨。这里的“耿耿”指的是明亮的灯光,象征着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而“鼕鼕”则是衙役敲击梆子的声音,象征着官僚机构的运作和腐败。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将诗人对过去官场生活的怀念和现在的现实生活进行了强烈的反差,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慨。
    整首诗通过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描绘和反思,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黑暗现象的不满和愤慨,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政治状况和社会风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