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行数日,今日得新晴。
山到浙闲秀,船从海上行。
市腥逢海错,人语带京声。
此去总佳景,坡仙曾细评。
【注释】
到:到达。四安:即杭州,古称临安或西子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
浙闲秀:浙江的山景。
海错:海中珍品。指鱼虾等水产。
京声:指京城的声音。
【赏析】
《过杭城》是南宋诗人林正大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描绘了作者在雨中经过数日之后,终于迎来了晴朗天气,抵达杭州这座美丽城市的所见所闻,以及对于杭州美景的评价和感慨。
首联“到四安”,点明地点,即到达杭州这个城市。“雨中行数日,今日得新晴”,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在雨中行走数日,直到今日才迎来了新的晴天。这种经历使得诗人对大自然的变化充满了好奇和敬畏之情。
颔联“山到浙闲秀,船从海上行”,描绘了杭州美丽的山水景色。这里的“浙闲秀”指的是浙江地区的山峦秀丽;“海上行”则是指通过船只在海上行驶的情景。这两处描绘都让人感受到了杭州的自然之美和地理之独特性。
颈联“市腥逢海错,人语带京声”,进一步描绘了杭州的市场和文化气息。在这里,“市腥”指的是市场上的新鲜海鲜;“海错”则是指这些海鲜的珍贵程度。而“人语带京声”则描绘了当地人的口音特点。这两处描绘不仅展现了杭州的美食文化,还体现了杭州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底蕴。
尾联“此去总佳景,坡仙曾细评”,总结了整首诗歌的主题思想。这里提到了诗人对于自己所见到的美景的评价和感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杭州这座城市的赞美之情。此外,“坡仙”指的是宋代文人苏轼(东坡),他也曾对杭州的美丽景色进行过详细的评价和描述。因此,这句诗句也寓意着诗人对于自己的创作和作品的评价和认可。
这首诗通过对杭州自然景观和文化氛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这座城市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艺术和历史的深刻理解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