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楚青琅玕,亭亭上碧落。
层层凛秋棱,不与春芳约。
动摇清风生,尘浊空万壑。
常时一味静,水月环采若。
寿王修斋枢密
采若竹,《楚辞》“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句。王逸注云:“采若,香草也。”《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余从蜀西至此二百里,得采若之树焉。其根半死,左散右陨,垂泽于地,根牙交络,盖一尺二寸,而节间相去五、六寸。绿叶青茎,凡三百六十六枚,其茎长四寸,其大如手,其枝端而圆,叶状如竹,面青白,中紫赤,冬夏不变。”
楚楚:形容竹的枝叶茂盛。琅玕:美玉。《楚辞·九歌·东君》“灵偃蹇兮姣服”,“灵连蜷兮似虬”,王注云:“灵,玉名;屈,屈曲也。虬,蟠屈之龙也。言神人衣服皆美玉,而身蟠屈如龙也。”又《九思·怨世》云:“玉佩琼琚纷罗列兮。”李周翰注云:“玉佩,玉饰也,以玉为佩饰者。琚,大珠也。”又《大招》“白玉兮为镇”王注云:“镇,谓主也。”又《九章·惜诵》:“众不可户说兮孰云思而可为?”李周翰注云:“说,谕也。谓众人之所言不可谕解也。孰云,何尝也。思,意也。谓思虑之如何也。为,谓行之如何也。言众人之言不可谕解,意之如何可行,思虑之如何可行也。”《文选·潘岳《藉田赋序》》引《礼记》云:“天子居玄堂太庙,诸侯居明堂太阳。”郑玄注云:“天子以玄屋,诸侯以明堂。”孔颖达正义引《白虎通》云:“王者宅居于外,则曰阳;诸侯处国之中,故为大明。”王夫之《读通鉴论》: “明堂,天子正位之所,所以朝诸侯、会万国,明诸侯之来见天子,尊天子之意也。”
亭亭:高耸貌。碧落:天空。
凛秋棱:形容秋天草木萧瑟。
不与春芳约:没有和春天的花木约期。
摇:摇荡。风生:清风拂动。
空万壑:山间空寂。
水月:指水波与月光。环:环绕。
赏析:
全诗描写的是竹子的高大挺拔,在秋风中摇曳,以及它那清幽的气韵之美。诗人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竹子描绘成一位君子,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