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化公初召,将行我赋诗。
呼儿同肃客,谓子亦忧时。
不尽相于意,而无再见期。
些章惭拱木,亦复叹吾衰。

【注释】

追哭泉谷徐侍郎墓:徐侍郎,名不详,唐代著名诗人,曾任礼部员外郎。《唐诗纪事》卷五十二:“徐侍郎行,有‘诗成流水上,人没白云间’之句。”

更化公:指韩愈。

呼儿:叫儿子。

肃客:指侄子韩湘。

谓子:对儿子说。

拱木:拱立的树。

叹吾衰:感叹自己衰老。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当时作者正任监察御史,在长安任左补阙期间,曾与同僚韩愈共同参加进士考试。后因论事触怒权臣而遭贬谪。本篇是追忆徐侍郎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首联“更化公初召,将行我赋诗”,点出题面,说明这是为徐侍郎所写的挽诗。“更化”指韩愈,“公”是对他的尊称。“初召”指他应召为宰相裴度的门客,即被朝廷征为谏议大夫。“将行”指将要离开京城去外地做官。“我赋诗”表明诗人在作诗时心情悲切。

颔联“呼儿同肃客,谓子亦忧时”,写徐侍郎生前的情况。“儿”指其子;“呼儿”指徐侍郎召唤他的儿子;“肃客”指他的侄子韩湘。“谓子亦忧时”是指徐侍郎临终时,曾对儿子说:“我生时忧国,死后也应忧时。”这两句写徐侍郎临终前的情景。

颈联“不尽相于意,而无再见期”是说:徐侍郎的遗愿不能实现,没有再见面的日子了。诗人对此十分悲痛,无法排遣。“不尽”是说徐侍郎的遗愿还没有说完。“不相见期”是说徐侍郎的遗愿没有实现。“尽”、“无”二字,把诗人的感情推向高潮,充分表现了徐侍郎生前的高尚品德和诗人对徐侍郎的深厚情谊。

尾联“些章惭拱木,亦复叹吾衰”,写徐侍郎死后的情形。“些章”指徐侍郎的《吊古战场文》,“拱木”是形容树木长得很茂盛。“亦复”是说也是,又。“叹吾衰”是说诗人也感到衰老。这句诗的意思是:徐侍郎已经去世了,我也已衰老。

全诗语言质朴平实、自然流畅,感情真挚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徐侍郎的深深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