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守昭平郡,诗情比阆仙。
蝉声风叶外,鸟影月池边。
注释如下:
- 昭州:今广西桂林地区。
- 其三:第三首诗。
- 假守昭平郡:以太守的身份暂代昭平郡。
- 诗情比阆仙:诗歌的情感胜过唐时阆中人司马相如的《长门赋》。
- 蝉声风叶外:指在风吹过树叶发出的声音中,听到蝉鸣的声音。
- 鸟影月池边:在月光映照下,看见鸟儿的影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暂代昭平郡太守期间,所感受到的自然美景和内心的感悟之情的诗。
第一句“昭州 其三”,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即诗人对昭平郡的描述和感悟。
第二句“假守昭平郡”,表达了诗人暂时担任昭平郡太守的身份。
第三句“诗情比阆仙”,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追求。这里的“阆仙”指的是唐代著名诗人司马相如(又称司马长卿)的《长门赋》,诗人将自身的诗歌情感与之相比,可见其对诗歌艺术的极高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蝉声风叶外,鸟影月池边”,则是诗人在昭平郡期间,亲身感受并记录下的自然美景。这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风吹过树叶发出的声音中,可以听到蝉鸣;在月光的映照下,可以看到鸟儿的身影。这种自然景象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描绘昭平郡的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在暂代官职期间,所经历的独特生活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