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师勋业在丹书,乞得身归主眷殊。
五色诏容瞻凤阙,白云篇不换蛇珠。
闲应物外神仙有,健复人间将相无。
明夜画船回首处,汴堤烟月柳千株。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太师勋业在丹书”是说文彦博的功名显赫,其功业在历史上留名于丹书之中。“乞得身归主眷殊”是说他请求退隐归隐,皇帝对他的恩宠和眷顾与众不同。颔联写皇帝赐给文彦博五色诏书,他瞻望凤阙。颈联写皇帝赐文彦博《白云篇》而不换蛇珠,表明文彦博不贪权位富贵。此句中的关键词有:“五色诏”“凤阙”“白云篇”“蛇珠”。尾联写文彦博辞官后,汴水之上画船回首处,烟月柳千株的景象。尾联中关键词为:“画船”“烟月柳”。

【答案】

译文:

太师文彦博功勋卓著,曾受丹书封诰,皇帝对他格外优厚,请他回朝任职;

他恳切地请求辞免官职,回归故居,得到皇帝的特许。

五色诏书上写着凤阙,皇帝亲笔书写诏书,以示恩宠。

《白云篇》是皇上赠给文彦博的词章,但皇上并未将此篇换给他其他东西,

显示了皇恩浩荡。

文彦博淡泊名利,不恋权位,辞官归隐后,汴水之上画船回首处,烟月掩映着千株杨柳。

赏析:

这首诗以颂赞文彦博之才德为主,表达了对他的无限崇敬之情。

首联“太师勋业在丹书”,“太师”指文彦博,他在宋仁宗时为相,曾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罢相知颍州。“丹书”,古代帝王用丹砂朱砂写在简牍上,表示重要事项或命令,这里指文彦博曾经立下赫赫战功。“乞得身归主眷殊”,“乞得”是恳求,希望的意思。“主眷殊”,意思是皇帝对他的恩惠特别深厚。“主眷殊”与“乞得身归”连在一起看,就是恳求辞去朝廷官职。这两句是作者对文彦博的颂赞,称颂他功劳卓越,皇帝恩深如海。

颔联“五色诏容瞻凤阙”,“五色诏”是皇帝赐给文彦博的书札。“容”即容仪,容貌。“瞻”是仰视,望的意思。“凤阙”指凤凰楼阁,皇宫正门名。“凤阙”是皇宫的象征,此处指皇宫。文彦博辞官后,皇帝仍时时想起他,赐书慰问,并赐给他精美的《白云篇》,但他坚决不受,说明他的廉洁奉公。

颈联“白云篇不换蛇珠”,“白云篇”是皇帝赐文彦博的《白云篇》。“蛇珠”是美玉的代称。“不换”,不交换,即不贪图荣华富贵。“蛇珠”与“白云篇”相联系,可见皇帝对文彦博的赏赐十分丰厚,但文彦博坚决不收,说明他有一颗高洁的心。

尾联“闲应物外神仙有,健复人间将相无”。“闲应物外”是闲居在家的意思。“物外”,指超脱世俗之外的地方。“将相无”是说没有将相之位。“物外神仙有”与“人间将相无”相对照,突出强调文彦博的清高和不慕名利。“明夜画船回首处”,诗人想象文彦博辞官回家后的情景。“画船回首”,是指文彦博回到家乡后乘船离去的场景。“回首处”指的是文彦博乘船离去时的回头一瞥,而这一瞥所能看到的是烟波浩渺的汴水和杨柳依依的汴堤美景。“烟月柳千株”,“烟月”是朦胧的月光、烟雾,“柳千株”形容柳树非常多。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同时也衬托出诗人对文彦博归隐生活的祝福。

这首诗歌颂了文彦博的功德和崇高的品德,表达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