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龙嘉节会簪缨,步武跄跄鹭集庭。
拜笏竞从花外见,仙歌疑是梦中听。
升平圣世真难遇,醉饱君恩敢独醒。
同望阙庭称万寿,庆云中见老人星。
兴龙节口号 其二
兴龙嘉节会簪缨,步武跄跄鹭集庭。拜笏竞从花外见,仙歌疑是梦中听。升平圣世真难遇,醉饱君恩敢独醒。同望阙庭称万寿,庆云中见老人星。
【注释】:
①兴龙节:唐代皇帝在二月上巳日举行的宴饮。簪缨:指官员的冠带。
②步武跄跄:形容走路有节奏的样子。鹭集庭:像鹭鸶一样聚集在庭院里。
③拜笏:古代官员上朝时拿着的一种礼杖。花外见:在花丛外看见。
④仙歌:神仙的音乐。疑:怀疑。
⑤升平:太平盛世。
⑥醉饱:酒醉饭饱。君恩:皇帝的恩典。
⑦同望:一同仰望。阙:皇宫前的宫门。称万寿:祝颂皇帝万寿无疆。庆云:吉祥的云气。老人星:即“寿星”,代表长寿。
【赏析】: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三年(715)春正月,诗人在兴龙节的宴会上作的诗。兴龙节是唐代皇帝每年三月三日在曲江宴饮群臣、文人雅士的盛大节日,所以诗人以兴龙节为题,表达了对盛世的无限向往和赞美之情。全诗四句,每句都紧扣着兴龙节这一主题,表现了作者对盛世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
“兴龙嘉节会簪缨,步武跄跄鹭集庭。”这两句写兴龙节的盛况。兴龙节是唐代皇帝在三月三日举行的宴饮,是一年中最为盛大的一次集会,因此被称为“兴龙嘉节”。在这个节日里,官员们穿着华丽的衣服,头戴官帽,手持笏板,如同一支仪仗队一般,整齐地走在宫廷里。而此时,鹭鸟也纷纷飞到庭院中来,与他们一起翩翩起舞,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拜笏竞从花外见,仙歌疑是梦中听。”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兴龙节的热闹场面。官员们向皇帝行跪拜礼后,又争先恐后地向花丛中走去,欣赏那美丽的花朵。而这时,仿佛听到了仙乐般的歌声,让人感到仿佛是在梦中一样美妙动听。
“升平圣世真难遇,醉饱君恩敢独醒。”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盛世生活的向往和对皇帝恩情的感激之情。在太平盛世的时代里,能够遇到这样的盛世实在是难得一见,因此诗人感到十分幸运。而皇帝的恩典又如此厚重,让人不禁感到惭愧,不敢独自沉醉于美酒之中。
“同望阙庭称万寿,庆云中见老人星。”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祝愿国家繁荣昌盛的愿望和对长寿的美好祝愿。诗人与群臣一同仰望宫殿的楼台,共同祝愿国家能够永远繁荣昌盛;而在这祥云缭绕的景象中,仿佛还能看到那颗象征着长寿的“老人星”。
这首诗通过对兴龙节的描绘,展现了盛世的繁华景象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自己对盛世生活的热爱和对皇帝恩情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