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尽骊龙凿尽鲵,明珠未出价犹低。
晋人已觉蟛蜞误,汉客仍从豹鼠跻。
到底错薪须刈楚,从来得兔要忘蹄。
他时若缀三经后,五色云中有紫霓。
【注释】
尔雅新义:指陆德明《文释》中的《尔雅音训》。查许国:指东汉末年学者查慎行。查慎行字君直,号初白,浙江海宁人。他精于经学、史学,尤以音韵学见长。陆德明《文释》成书后,查慎行曾作《尔雅音训序》。
诗见惠:指陆德明《文释序》中提及的查慎行的赠诗。依韵答之二首:即陆德明的《文释》序言中提出的“三体”说(即文字形、声、义三者结合的学说)。尔雅新义成查许国:意在说明陆德明《文释》的学术价值和影响。
骊龙:传说中的龙名,此处比喻有才能的人。
鲵:古代传说中的无尾鱼,这里比喻没有才能的人。
晋人:指晋朝文人潘岳,字安仁。他曾作《闲居赋》,被后人称为“潘安”。他认为才华出众的人往往因为过分炫耀而遭到非议,如石崇因才高遭忌等。
蟛蜞:一种螃蟹,形似虾而小。汉客:指汉武帝时期的董仲舒。董仲舒认为治国之道在于实行仁义礼智信五常,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为西汉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豹鼠跻:比喻有才能的人与庸碌无能者同流合污。
错材:指用错人才。刈楚:指割草时把草头切掉。此处比喻清除无用之物。
得兔:指获得兔子。《诗经·小雅·鹿鸣》中有“得兔者,获也,得兔者,多福也”。
紫霓:古代传说中祥云的颜色,常用来象征吉祥和美好。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全诗共四句。前两句写诗人对陆德明《文释》序言中提出的“三体”说的认同,并以此作为自己创作诗歌的题材。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才华出众者的忧虑之情。
首联“探尽骊龙凿尽鲵,明珠未出价犹低。”描绘出一幅探求知识的画面:诗人如同探寻深山大泽,努力寻找知识,希望从中发掘出真正的明珠。然而,尽管他的才华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但仍然无法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认可,只能默默无闻地继续前行。
颔联“晋人已觉蟛蜞误,汉客仍从豹鼠跻。”表达了诗人对于晋代文人潘岳和汉代学者董仲舒的评价:潘岳虽然才华出众,但由于过度炫耀而被世人所非议;董仲舒虽然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但也因此遭到了非议。这些例子都表明了诗人对于才华出众者的担忧之情。
颈联“到底错材须刈楚,从来得兔要忘蹄。”“错材”指的是用错了人才,“刈楚”则是割草时把草头切掉的动作,比喻清除无用之物。诗人认为,无论是使用人才还是追求名利,都应该要有正确的方法和态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目标。
尾联“他时若缀三经后,五色云中有紫霓。”“缀三经”是古代的一种说法,指的是将三种经典的文字进行合并整理,使之更加完善。诗人在这里用这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和信心:希望自己能够像孔子一样,将自己的思想和学问传授给后世子孙,使他们能够在知识的海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同时,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像五彩斑斓的彩虹一样美丽动人,成为人们心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