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世如来同一鬨,大士亦作补陀梦。
佛子无财可修供,尺纸寸毫俱妙用。
宝缨天冠俨四众,长年造极笔愈纵。
唯师鲁公为作颂,十方世界俱震动。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画观音像时的情景。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 三世如来同一鬨,大士亦作补陀梦。
- “三世如来”指的是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佛祖。
- “同一鬨”意味着他们聚集在一起,共同庆祝某事。
- “大士”指的是观音菩萨。
- “补陀梦”可能是对观音菩萨的一种称呼,或者是描述她在梦中的情景。
- 佛子无财可修供,尺纸寸毫俱妙用。
- “佛子”指的是佛教徒或者修行者。
- “无财可修供”表示没有钱可以用来供养。
- “尺纸寸毫”指的是很小的东西,这里可能是指绘画用的纸张和毛笔上的墨。
- “俱妙用”表示这些东西都有其独特的用途或价值。
- 宝缨天冠俨四众,长年造极笔愈纵。
- “宝缨”可能是指珍贵的装饰品,如珠宝。
- “天冠”可能是指高等级的头饰。
- “俨四众”意思是整齐地排列着四个人。
- “长年”可能指长时间的修行。
- “造极”是最高的境界。
- “笔愈纵”可能是指笔法越来越放纵。
- 唯师鲁公为作颂,十方世界俱震动。
- “唯师鲁公”可能是指唯一的老师或者大师。
- “作颂”可能是写诗或者创作。
- “十方世界”指的是所有的方向和空间。
- “俱震动”表示所有人都受到了影响,可能是因为诗歌的震撼力。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观音像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修行的敬仰之情。通过对观音菩萨的形象描绘,诗人展现了她的伟大和慈悲。同时,通过对绘画过程的描述,诗人也体现了他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追求。最后,诗中的“惟师鲁公为作颂,十方世界俱震动”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大师的尊敬和对其作品的高度评价。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充满宗教色彩和艺术气息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