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葛其衣,巢穴其居。
烹不糁之藜羹,驾秃尾之草驴。
闻鸡而起,则和宁戚之牛歌。
戴星而耕,则稽泛胜之农书。
谓之瘁则若腴,谓之泽则若癯。
虽不能草泥金之检以纪治功,其亦可挟兔园之册以教乡闾者乎。
【注释】
放翁:陆游自称。四首:指《放翁自赞》诗中的第一、二、三、四首,共四首,这里指第二首。巢穴:筑巢居住。藜羹:用野菜做的汤。秃尾:无角,形似驴,此处指驴皮。宁戚:春秋时卫国人,善鼓琴,以击磬伴奏为业,后成为乐师的代称。泛胜:即泛胜之书,古代农书中的一种。瘁则若腴,谓之泽则若癯:瘦瘠则像肥润一样,平坦则像干瘦一样。瘠(jí):瘦弱。泽:丰润,多汁。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在《放翁自赞》诗中的第三首。此诗主要描写他的生活和志趣,表现了他热爱自然、淡泊名利的思想。
第一句“皮葛其衣”,意思是说陆游的衣服都是粗糙的麻布制成的,没有华丽的装饰。第二句“巢穴其居”,意思是说他的住处十分简陋,没有什么豪华的家具。第三句“烹不糁之藜羹”意思是说他吃的是非常普通的野菜汤,连调料都没有,第四句“驾秃尾之草驴”,意思是说他骑的驴很普通,是一头无角的毛驴。这几句写陆游生活俭朴,与世无争。
第五、六两句,陆游说自己听到鸡的叫声就起床,模仿宁戚击磬伴奏;夜晚戴星而耕,学习泛胜之书。这里的“宁戚”、“泛胜”,都是古人的名字,借指读书。这两句说明陆游勤奋好学,有高尚的道德追求。
第七、八两句,陆游说自己虽然不能像金鉴那样用文字来纪功,但也可以像泛胜之书那样教给乡亲。泛胜之书是古代的一本农书,作者不详。这两句表达了陆游虽未建功立业,却有学问可以传授给乡里百姓的思想。
这首诗通过写陆游的简朴生活和勤奋学习,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对名利的淡薄和对知识的尊重。同时,也反映了陆游作为一位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