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只说东西冶,今日转为长短亭。
无奈梅花临水白,可堪柳色向人青。
十分潋滟苦难把,三叠凄凉谁忍听。
不道离愁堆满屋,往来车马放教停。
东冶亭
旧时只说东西治,今日转为长短亭。
无奈梅花临水白,可堪柳色向人青。
十分潋滟苦难把,三叠凄凉谁忍听。
不道离愁堆满屋,往来车马放教停。
注释:
东冶亭:指位于杭州西湖边的东山和北山区的交界处的一个景点。东西治,原意是说这个位置是连接两个地方的交通要道。但后来由于地名的混淆,人们常常将这个地方误称为“东西治”。如今,它被改称为“长、短亭”,意为亭子的长度和宽度不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无奈梅花临水白,可堪柳色向人青。
十分潋滟苦难把,三叠凄凉谁忍听。
不道离愁堆满屋,往来车马放教停。
赏析:
这首诗以东冶亭为主题,通过对亭子的景色和周边环境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旧时只说东西治,今日转为长短亭。”通过对比“东西治”和“长、短亭”这两个不同的名称,揭示了时间的变化和事物的无常。这种变化不仅仅是空间上的移动,更是时间上的流逝。
第二句“无奈梅花临水白,可堪柳色向人青。”描绘了东冶亭周围的自然景色。梅花盛开在水面上,颜色洁白如雪;而柳树则生长在岸边,颜色翠绿如新。这两句诗通过色彩的对比,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盎然。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又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第三句“十分潋滟苦难把,三叠凄凉谁忍听。”进一步描述了东冶亭的景色。湖面上波光粼粼,仿佛可以触摸到;而周围的景象则显得有些凄凉。这里的“潋滟”和“凄凉”都是形容词,分别形容湖面波光和周围景象给人的感觉。诗人用“苦难把”和“谁忍听”来表达对这种景色的感受,既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又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哀伤。
最后两句“不道离愁堆满屋,往来车马放教停。”则是对整个场景的总结。诗人发现,尽管四周景色美丽,但内心却充满了离愁别绪。他感叹自己无法摆脱这种情绪,于是决定让来往的车马都停下来,不再行驶。这里的“离愁”指的是内心的忧愁和思念,而“不道”则表示诗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通过这两句诗,诗人表达了对自己过去经历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担忧。
这首诗通过描绘东冶亭的景色和周边环境,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内心情感的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