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箕斗只虚名,石火光中了一生。
寂寞九京薶子政,荒凉三径老渊明。
我方遁世人争弃,君独忧时意未平。
多谢相逢便如故,次山词气浩纵横。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赏析。此题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次”“虚名”“石火”等。

【答案】

译文:从来箕星和斗星只是虚名,石火之中了结一生。寂寞地埋葬着子政,荒凉地老去的是渊明。我正遁世世人争弃,君独忧时意未平。多谢相逢便如故,次山词气浩纵横。

注释:①箕、斗二宿在古代被认为是天的象征,是天上星宿,这里代指天上的星官。②石火:形容时间极短。③九京:汉代地名。④三径:陶渊明《归园田居》有《三径就荒》诗:“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三径即三条小路,因陶潜曾隐居于南山脚下,所以以“三径”为名。⑤薶(mì):葬。⑥次山:《次韵上饶温淳投赠》作于公元1056年(宋孝宗乾道十年),此时作者正在庐山东林寺。⑦次山词气:即《次韵上饶温淳投赠》。⑧次山,作者号。

赏析:首联“从来箕斗只虚名,石火光中了一生。”意思是说,自古以来,箕星和斗星只是虚名,它们只是短暂地出现在天空,像石火一样转瞬即逝。诗人用“虚名”和“石火”这两个意象来表达自己对名利的看法。诗人认为,无论是虚名还是石火,都是短暂的、虚幻的,不值得追求。这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薄和超脱。

颔联“寂寞九京薶子政,荒凉三径老渊明。”意为,我正在遁世世人争弃,君独忧时意未平。这里的“九京”指东汉末年的隐士王侯之墓,“薶子政”指汉宣帝刘询时期的贤臣王吉,他在临终时告诫儿子不要因为富贵而忘记父亲的话,要做一个清白的人。“三径”则是指陶渊明隐居生活的地点,他曾经三次离开仕途,回到家乡,种树、读书、种菜、养花,过着田园生活。这两句通过对比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王侯之墓的怀念,以及对陶渊明田园生活的向往。

颈联“我方遁世人争弃,君独忧时意未平。”意为,我正遁世世人争弃,君独忧时意未平。这里的“我方遁世”指的是诗人自己远离了世俗的纷扰和诱惑,过着清静的生活。而“世人争弃”则是说世俗的人纷纷抛弃了名利的追求,转而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这两句通过对比的方式,表现了诗人与世俗人的不同之处,以及他对名利的淡薄和超脱。

尾联“多谢相逢便如故,次山词气浩纵横。”意为,多谢相逢便如故,次山词气浩纵横。这里的“次山”指的是诗人的别号,他的诗词气势磅礴、奔放自如。这两句通过回顾两人之间的交往和友谊,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以及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执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