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起穷巷,众木又雕零。
蕙浦月华白,竹窗灯影青。
故人难重见,邻笛不堪听。
行傍秋池上,孤吟对远星。
诗句释义:
- 西风起穷巷,众木又雕零。
- 西风(秋风):秋天的风,通常带有萧瑟、凄凉的气息。
- 穷巷:偏僻、狭窄的巷子,可能象征着孤独或不为人知的地方。
- 众木又雕零:众木,指众多树木;雕零,凋谢零落。
- “西风”和“雕零”共同营造出一种秋天特有的萧瑟氛围。
- 蕙浦月华白,竹窗灯影青。
- 蕙浦: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特定的地点,用来象征清纯或美好之地。
- 月华白:月光皎洁如霜,给人以清冷之感。
- 竹窗灯影青:竹林的影子与灯光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静谧而幽深的感觉。
- “蕙浦”和“竹窗”都是具有自然意象的词汇,增强了诗歌的自然美感。
- 故人难重见,邻笛不堪听。
- 故人:过去的友人,难以再次相见。
- 邻笛不堪听:邻居吹奏的笛声,听起来让人心烦意乱。
- “故人”和“邻笛”是本诗的两个主要情感元素,分别代表了友情和乡愁。
- 行傍秋池上,孤吟对远星。
- 行傍秋池上:行走在秋天的池塘边。
- 孤吟对远星:独自吟唱,面对着远方明亮的星星。
- 通过“秋池”和“远星”,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寂静的夜晚中,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译文:
秋风从小巷吹过,树叶纷纷凋落。
在清澈的月色下,竹子的影子映衬着青翠的灯光。
难得的老朋友难得再见面,邻居的笛声让我心情烦躁。
我孤独地走在秋天的池塘边,对着夜空中的明星吟唱。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绩的《夜坐怀故友》的全文。首句“西风起穷巷”,描绘了秋风吹拂的场景,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氛围基调。接着两句“众木又雕零”,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景象,使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寂寥和无助。
第三句“故人难重见”,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友情的怀念以及对再次见面的渴望。而第四句“邻笛不堪听”,则反映了作者对周围环境的不满和烦躁。这两句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后四句“行傍秋池上,孤吟对远星”则表达了诗人在寂静之夜,独自行走在池塘边的孤独感和对远方星星的思念。这种孤独和思念使得诗人的心情愈发沉重,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种深沉的哀愁。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过去友情的怀念。同时,诗人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和比喻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