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裹唐装本布衣,平生唯识一钟离。
此中养得婴儿就,世上行尸有许悲。

【注释】

巾裹唐装:指吕洞宾身穿的是唐代的道袍。唐装,唐代服饰。布衣:指平民。钟离:即钟离权,相传为东汉末年道教全真派创始人之一。

养得婴儿就:意谓养得一个有出息的儿子。养得,养育。就,成。

行尸:指没有志向、无所事事的人。

赏析:

吕洞宾,名岩,号纯阳子、东华真人、重阳老人,又号玄一先生、四百岁真人、回元真人等,是八仙之首。他出身贫寒,自幼好学,曾入京应举不中;后隐居于鹿邑(今河南商丘县)的武当山,修道炼丹,并创立了道教的全真派。传说他曾在鹿邑县的云台山上修炼三百年。公元1235年,吕洞宾来到洛阳,在陈抟门下学道。陈抟死后,吕洞宾到龙虎山(今江西贵溪西南),结茅修炼,后来成为道教的正一派首领之一。公元1140年(宋徽宗政和二年),宋徽宗赐给吕洞宾“纯阳子”的封号,并把他列为“八仙”之一。吕洞宾的一生,虽然有许多神奇故事,但最有名的莫过于他的“三醉岳阳楼”的故事。据说吕洞宾在《岳阳楼记》中写了一段著名的文字:“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意思是说岳阳楼上一天之内的景色变化万千。后来有人把这句话改为“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意思就是说,那些像朝生暮死的菌类和短命的蟪蛄,哪里知道一年的开始和结束呢!吕洞宾在这里用“三醉岳阳楼”来比喻自己对名利看得很淡,而对道法却很精深。这首诗就是写吕洞宾的这种精神风貌。

此诗前两句以简洁的文字概括出了吕洞宾一生的事迹。诗人说他本是一个普通的布衣之士,但他却能够识得钟离权这个大名人。钟离权本是东汉末年道教全真派创始人之一,与张陵同为五斗米道的创始人,后来开创了全真教。全真教后来发展成为汉传佛教之外的另一个重要宗派——道教的一个重要宗派。全真派强调内丹修炼,重视清静无为。吕洞宾就是全真派的杰出代表。所以,吕洞宾可以说是全真派的代表人物。

第三句“此中养得婴儿就”中的“此中”,指的就是吕洞宾所住的云台山下的武当山。据《明史·方伎传》记载,吕洞宾在武当山的古观里修炼,后来才离开这个地方,前往陕西终南山的青城山继续修炼。因此,这里的“此中”就是指吕洞宾在武当山的修炼之地。“养得”是指培养、养成的意思。“婴儿就”是指有了成就。也就是说,吕洞宾在武当山的修炼之地已经培养出了一位很有成就的人物。这当然是吕洞宾自己的功劳,也是全真派弟子的功劳。因为全真教注重内丹修炼,所以吕洞宾培养出来的弟子自然也都是内丹高手。

第四句“世上行尸有许悲”中的“行尸”,指的是像没有志向、无所事事的人一样的人,也就是没有成就、没有作为的一类人。这里说的“行尸”,并不是真的指那些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人,而是用来形容那些虽然在社会上生活着,但是却没有什么作为、没有什么贡献的人。“有许悲”则是指这些人虽然活着,但是却没有多少快乐。“悲”在这里是动词,表示悲哀的意思。所以,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世上那些像行尸走肉一样的庸碌之辈,其实是应该感到悲伤的。

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是对前四句的总结。前面四句说的是吕洞宾在武当山的修炼之地已经培养出了一位很有成就的人,而且这位弟子还继承了吕洞宾的事业,将全真教发扬光大。现在,既然吕洞宾已经不在人世,那么这些弟子们当然也应该继续发扬光大全真教的事业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