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寒藤挽我住,身非靖节谁能留。
多惭不及鸾溪水,长向山前山后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情,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还要注意诗人的思想情感与景物特点之间的联系。此题要求分析诗句的内容及表现技巧。首句“游庐山”,点出了游览之地,交代了时间、人物(作者)及活动内容(游览)。第二句“古木寒藤挽我住”,描写了在庐山的所见所感。作者面对古木寒藤,感慨颇多,他想到了陶渊明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又想到自己虽然身处高官厚禄之中,却如陶翁那样归隐自然。第三句“身非靖节谁能留”,写自己的心声。作者自比靖节,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厌倦之情,也暗含着对陶渊明的崇敬与仰慕。第四句“多惭不及鸾溪水,长向山前山后流”是说:自己惭愧得不如陶渊明,只能远远地在山前山后徘徊。最后一句是说:我惭愧得不像陶渊明那样能够像鸾溪一样清纯,只能在山前山后徘徊。尾联两句是作者的自我表白,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尾联两句是作者的自我表白,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答案】
译文:
我来到庐山,看到苍劲挺拔的树木,缠绕着古藤,仿佛把我挽留住了。我不禁想起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诗句。
我惭愧得不如陶渊明那样能够像鸾溪一样清纯,只能在山前山后徘徊。
赏析:
首句“游庐山”,点出了游览之地,交代了时间、人物(作者)及活动内容(游览)。
二句“古木寒藤挽我住,身非靖节谁能留”。描写了在庐山的所见所感。作者面对古木寒藤,感慨颇多,他想到了陶渊明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又想到自己虽然身处高官厚禄之中,却如陶翁那样归隐自然。
三句“多惭不及鸾溪水,长向山前山后流”。是说:自己惭愧得不如陶渊明,只能远远地在山前山后徘徊。尾联两句“我惭愧得不像陶渊明那样能够像鸾溪一样清纯,只能在山前山后徘徊。”是作者的自我表白,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