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爵何须恋,翛然郭外居。
随缘常二满,散帙富三馀。
劖石梅花赋,堆庭柿叶书。
呼儿邀客至,反棹或巾车。
【解析】
此诗为诗人隐居山居时所作。首联“人爵何须恋,翛然郭外居”意思是:身无官职又何必留恋,我独自居住在城郊的茅舍中。“人爵”是古官名,汉时郡太守、都尉等皆称“人爵”。这里借指高官厚禄。“翛然”即超然,洒脱的样子。“郭外”是城郊之地,此处借喻隐者所居的山野。“恋”,留恋;“郭外”,城郊。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官场名利的不屑一顾。颔联“随缘常二满,散帙富三馀”,意谓:随遇而安总是满足的,书籍堆积起来也是多余的。“随缘”即随遇而安,佛教语,指随遇而安,不执着于某种境遇;“散帙”即散放书卷,引申为读书。“二满”“三馀”是古代成语,“两全其美”的意思,表示两种好事都能得到,也指多余或未尽事宜。“随缘常二满”,诗人认为在官场得意之时,应该随遇而安,不贪图名利和地位。“散帙富三余”,诗人认为在官场得意之时,应多读书,充实自己,不要浪费光阴。尾联“劖石梅花赋,堆庭柿叶书”意思是:砍掉石头上刻着梅花的小字,在庭院里堆满柿子叶子来写字。诗人以梅竹自喻,表达了自己的清高脱俗。“劖石”,雕刻。“柿叶”即柿树枝叶。这两句诗人用典自喻,表明自己虽隐居山林,但依然保持清高的志趣。“呼儿邀客至,反棹或巾车”的意思是:叫儿子招呼朋友前来,我倒驾小舟返回家中去。“呼儿”、“邀客”、“棹”、“巾车”,都是古代的交通工具。“反棹”是指回船,这里指回家。“巾车”,是一种用布做的车篷,可以遮阳避雨。这句写的是诗人回到家中之后的生活情景。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优美,表现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高洁生活的情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山居时的闲适生活写照。开头两句写自己不恋功名富贵,喜欢住在城外山野之中。中间四句抒发了诗人任运适情、悠然自乐的心情,并表达了他对于仕途生涯的一种看法。最后两句则描写了诗人与友人欢聚的情景。
第一联:“人爵何须恋,翛然郭外居。”诗人说,身居高官厚禄的人何必还要留恋呢?我要独自居住在城郊的茅草屋中!“人爵”是古官名。这里借用“人爵”二字,暗指高官厚禄。“何须恋”,不必留恋。“翛然”,超然洒脱的样子。“郭外”,城郊。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名利的不屑一顾,要像庄子那样超脱尘世,独居山林,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第二联:“随缘常二满,散帙富三馀。”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随心所欲地享受着两个幸福(一是官位高,二是俸禄足),闲暇之余读很多书。“随缘”指随遇而安;“常二满”指常常得到双份的赏赐或福分;“散帙富三馀”指把书册放在地上堆成一堆,显得十分富有,因为多余的时间可以用来阅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得意之时,应该随遇而安,不贪图名利和地位,多读书,充实自己,不要浪费光阴。
第三联:“劖石梅花赋,堆庭柿叶书。”诗人说自己虽然身处山林,但是仍然保有清高的志趣:砍掉岩石上的梅花小字,庭院里堆满了柿叶。这两句诗是诗人以梅竹自喻,表达了自己虽然隐居山林,但是依然保持清高的志趣。诗人以梅竹自喻,表明自己虽隐居山林,但依然保持清高的志趣。诗人用梅、竹自喻,表现了作者虽隐居山林却依旧保持着一颗高洁的心志。
最后一句:“呼儿邀客至,反棹或巾车。”意思是叫儿子招呼朋友前来,我倒驾小舟返回家中。诗人通过描写自己与朋友欢聚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喜悦之情。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优美清新,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高洁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