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茅屋好,况复竹篱新。
一径往来客,万山迎送人。
叶殷浑欲染,冬暖却疑春。
近得幽栖地,时来岸角巾。
【注释】
梦中:指诗人在梦中。作得:写成。六句:这里指诗中有六句佳句。觉后足成:醒来后觉得已经作成了。山中:指山中的茅屋。茅屋好:茅屋很好。竹篱:用竹子做的篱笆。新:整洁、美观。一径:一条小路。往来客:来来往往的客人。万山:无数的山峰。迎送人:迎接和送别来访的人。殷:浓重。叶殷:指深绿色的树叶。染:指被风吹动,随风飘荡。冬暖:冬天不冷。却疑春:怀疑春天来了。幽栖地:安静隐居的地方。岸角巾:指诗人在岸边休息或读书时戴的头巾。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山中后写的。诗人在山中茅屋安家,感到十分惬意。尤其是那新建的竹篱,更给诗人带来喜悦。他在山间小路上散步,不时遇见来来往往的客人。他看见满山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仿佛一夜之间都变绿了;他还听到远处传来阵阵鸟鸣声,仿佛春天已经到来了。于是,诗人写下这首小诗,抒发自己隐居山林的喜悦之情。
全诗写诗人在山中茅屋的生活,从山居的清幽写到环境的宜人,从风叶的浓密说到冬天的温暖,最后写得到隐居的安乐。诗的前四句写出诗人在山居的清幽、宜人的环境,后四句写诗人对山居的喜欢和留恋之情,最后一句写自己得到的隐居的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