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阴覆绿波,檀栾影空注。
傍有微径通,穿云向何处。

【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溪上行”,点明地点,交代了时间、天气和环境。“垂阴覆绿波”,“垂”是下垂的样子,形容柳树枝条低垂。“覆”,遮盖,覆盖。“绿波”,“绿波”即绿色的水波。“垂阴覆绿波”“檀栾影空注”,描写了垂柳婆娑,柳荫如盖的美景,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傍有微径通,穿云向何处”,写近处有小路通到远处,不知通往哪里。表达了诗人想要探寻春光的迫切心情。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默写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溪上、垂阴、翠碧、檀栾、空注、微径、穿云。

【答案】

译文:

溪流旁,垂柳的枝条低垂着笼罩着碧绿的水波,树影倒映在水面,仿佛被风吹动一般。

近处有一条小路通到远方的山岭之上,不知通向何方?

赏析:

此诗为五言律诗,首联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颔联用“傍”字表明位置,写出小径通向远处山岭的情景;颈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方式,表现了诗人想要探寻春光的迫切心情,尾联以景结情,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景色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