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杳参天气,亭亭构厦材。
千年对霜雪,一夕折风雷。
枕静疏声减,庭宽翠影开。
梧桐与杨柳,娇色倚楼台。
彭门公庭古桧为风雨所摧【注解】彭门:地名,在今江苏常熟。古桧:指高大的松树。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一棵老松因风雨而倒塌的情景。
杳杳参天气,亭亭构厦材。
千年对霜雪,一夕折风雷。
枕静疏声减,庭宽翠影开。
梧桐与杨柳,娇色倚楼台。
【注解】杳杳:高远的样子。参:同“参”,古代称天。亭亭:耸立的样子。榭:一种建筑物。
【赏析】诗人写这棵古松被风吹倒后,它那高耸的姿态和苍劲的体态,以及它那挺拔如盖的气势和苍劲如铁的体魄,都被风雨摧毁了。诗人用“参”“亭亭”两个词来描绘这棵古松的高峻挺拔。一个“参”字,不仅写出了天空之高,而且写出了云气之高;一个“亭亭”字,则写出这棵古松的苍劲挺拔。诗人以“参天”和“亭亭”来形容古松,可见他对这棵古松的喜爱之情。
一千年对着霜雪,一夜之间就被折断了。这里诗人把时间的长短和事物的变化作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古松的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品质。
枕静疏声减,庭宽翠影开。
梧桐与杨柳,娇色倚楼台。
【注解】枕:枕头、垫子。疏声:稀疏的声音。
【赏析】诗人看到这棵古松倒下后,心中不免涌上几分悲凉之感。但是,他又想到,这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松树而已,又有什么值得悲伤的呢?所以,他马上又振作精神,继续写作。
梧桐与杨柳,娇艳欲滴,它们在绿荫中摇曳生姿,婀娜多姿,令人心驰神往。这些树木的娇美,更衬托出诗人的豪情壮志。
最后一句“娇色倚楼台”,诗人把梧桐和杨柳比喻成美女,她们在绿树掩映之中,显得更加美丽动人。这句诗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景物的美丽,而且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