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鸿又作秋空字,凄凄旧游湘浦。
凉思带愁深,渺苍茫何许。
岁华知几度。
奈双鬓、不禁吟苦。
独倚危楼,叶声摇暮,玉阑无语。
尺素。
欲传将,故人远、天涯屡惊回顾。
心事只琴知,漫闲相尔汝。
甚时江海去。
算空负、白蘋鸥侣。
更谁与、剪烛西窗,且醉听山雨。
徵招
飞鸿又作秋空字,凄凄旧游湘浦。
凉思带愁深,渺苍茫何许。
岁华知几度。
奈双鬓、不禁吟苦。
独倚危楼,叶声摇暮,玉阑无语。
尺素。
欲传将,故人远、天涯屡惊回顾。
心事只琴知,漫闲相尔汝。
甚时江海去。
算空负、白蘋鸥侣。
更谁与、剪烛西窗,且醉听山雨。
【注释】:
徵招:古曲名,《乐府诗集·杂歌谣辞》中有《秋风辞》、《别董大》等。此词当是作者自题其词为《徵招》。徵,徵召之意。徵招,即“征招”,指一种音乐曲调。
飞鸿:此处泛指大雁。
秋字:秋意。
凄凄:凄凉的样子
湘浦:在今湖南洞庭湖东边。相传舜二妃娥皇、女英溺死于湘江,所以叫湘水或湘浦。
凉思:清冷的思绪。
带愁:牵惹上忧愁。
苍茫:迷茫,无边无际的意思。这里指秋天的景色。
几度:几次,多次。
奈双鬓:无奈双鬓已白。
尔汝:你我,彼此。
江海:指故乡。
白蘋:白色的浮萍。一说指白苹洲,在今江苏苏州南。这里指吴地。
西窗外:指临窗而坐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词,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和孤独的哀愁。全词通过写自己独自登高望远,思念远方亲人和朋友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孤独寂寞、惆怅失落的感情。
开头两句“飞鸿又作秋空字,凄凄旧游湘浦。”描绘了一幅秋高气爽的画面:天空中飞翔的大雁仿佛在书写着秋的诗句;而那曾经游玩过的湘浦,如今也变得凄凉孤寂。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大雁比作诗人,将湘浦比作自己的家乡,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凉思带愁深,渺苍茫何许。”一句,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内心的忧郁。这里的“凉思”指的是作者心中的孤独与寂寞,而“带愁深”则暗示了这种情绪的深沉与持久。同时,“渺苍茫”一词则形象地描绘出作者心中无尽的迷茫与困惑,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岁华知几度。”一句则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这里的“岁华”指的是岁月的痕迹与变化,而“知几度”则意味着作者已经经历了许多春秋,但仍然感到岁月无情地流逝。
面对这样的困境,诗人却无法摆脱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奈双鬓、不禁吟苦。”一句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无法抵挡岁月侵蚀的痛苦。这里的“奈”表示无奈、无可奈何的意思,而“吟苦”则暗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挣扎。
“独倚危楼,叶声摇暮,玉阑无语。”这一联则描绘了诗人独自倚靠在高楼之上,感受着秋风的吹拂与树叶的摇曳。然而,在这宁静的氛围中,诗人却无法掩饰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只能默默无言地忍受着这孤独的折磨。
“尺素。欲传将,故人远、天涯屡惊回顾。”这一联则表达了诗人想要向远方的朋友传递自己的思念之情。然而,由于距离遥远,朋友的回信迟迟不到,使得诗人的心情更加沉重。
接下来的“心事只琴知,漫闲相尔汝。”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在这里,“心事”指的是诗人内心的烦恼与忧愁,而“琴知”则是说只有通过弹奏琴曲才能表达出来。而“漫闲相尔汝”则暗示了诗人只能在闲暇之余,与朋友一起弹奏琴曲、闲聊以排遣心中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一句“甚时江海去。算空负、白蘋鸥侣。”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他希望能有一天能够像白蘋鸥那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江海之间,不再被现实的束缚所困扰。同时,他也希望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
整首词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与真挚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追求。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挣扎,还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既深刻又感人,使读者深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