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槛榴花绛色鲜,博山一缕水沉烟。
奉华窗户清无暑,习习香传远岸莲。
【注释】曲槛:弯曲的栏杆。榴花:石榴花。绛色:深红色。博山:指香炉,以香木为质,有盖,上设小孔,用以燃香料。
【赏析】
这是一组描写端午节风俗的诗。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中国汉族及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健身锻炼于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在农历五月初五,古代习俗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均在此时出没,因此端午节又叫“毒日”、“断魂”。《续齐谐记》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汩罗江自尽,楚人哀之,至此日俱会江滨拜吊,作角声,声闻于天,因用为端午节。”据说这一日划船不用浆,人们将粽子、鸡蛋投入水中,以防鱼虾啃噬尸体,日后此俗逐渐形成,并流传到民间。这首诗描写的是端午节时家家户户悬挂艾草,以驱邪避瘴的情景。
首句写端午时节,榴花盛开。次句描述端午节挂彩饰、焚香的盛况,以及端午时节家家户户挂艾草的风俗。第三句写端午时节家中窗前清幽宁静,没有暑气侵扰。最后一句写端午节时人们把粽子投入河中,让鱼儿吃粽子来避免伤害屈原的身体。全诗语言朴实,描绘了端午节时家家户户悬挂艾草、熏香驱邪避瘴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