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腊日近春繁,帝意深忧气未暄。
益恐吾民有饥冻,太仓连发赈元元。
【注释】
宫词:宫廷的诗。唐时称皇帝妃子、宫女等所作诗歌为宫词,多描写她们的生活和感情。
腊日:即农历十二月初八日,古代有在这一天祭祀百神的习俗。春繁:指春天到来后,万物复苏的景象。
帝意深忧气未暄:皇帝的心里深深地忧愁,但忧虑没有消散。
益:更加。太仓:指国库。赈元元:救百姓。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言志诗。首句写景,次句点出时令和心情,三句承前两句写出作者对人民生活的关切,末了以“太仓连发”四字收束全篇,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和关怀。
首句“今年腊日近春繁”,描绘了一幅腊月将尽、春风渐暖的画面。腊月,一年中最后一个月,这个时候天气寒冷,人们很少出门,而春天即将到来,万物复苏,生机盎然。这里的“近春繁”既描绘了时间的流转,也暗示了人们对春天的期待和喜悦。
次句“帝意深忧气未暄”,则揭示了皇帝的心情。皇帝虽然身居高位,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了深深的忧虑。这种忧虑并非因为个人得失,而是源于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担忧。这里的“深忧”既表达了皇帝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注,也揭示了皇帝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第三句“益恐吾民有饥冻”,进一步表现了皇帝对民众疾苦的担忧。他不仅担心国家的经济状况,更关心民众的生活状况。这里,皇帝的“恐”字突出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切。
最后一句“太仓连发赈元元”,则是诗人的感慨和期望。太仓(国库),是古代储存粮食的地方,也是国家经济的基础。在这里,“太仓连发”既形容国家的财政状况良好,也有救济民众之意。诗人期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解决民众的生活问题,让民众过上安定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描绘腊月将至、春天将到的自然景象,引出了皇帝深深的忧虑和对民众的关爱。诗人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切。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古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