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日倚馀勇,扶春不自由。
在家曾半面,随我到他州。
絮后酴醾约,莺前杜宇愁。
新来无吏责,萧散更何求。
【注释】
风日倚余勇:风日指春风,余勇指尚存的勇力。
扶春不自由:春天来了,自己却不由自主,不能随春而去。
在家曾半面:在家乡只见过你一面。
随我到他州:跟我到远方去。
絮后酴醾约,莺前杜宇愁:在花下约定赏花,莺歌里却有离别的忧愁。
新来无吏责,萧散更何求:自从没有官吏的逼迫,心情更加闲适了,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
【赏析】
《自咏》是一首七绝,诗人以自述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涯的厌倦之情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意。
首联“风日倚余勇,扶春不自由”,写自己虽仍保持着一股劲头,但面对春天来临,却不能如常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只能独自面对这美好时光,无法自由地去追逐它。
第二联“在家曾半面,随我到他州”,表现了诗人与家人的分离之苦。尽管诗人离家赴任时,家人只是匆匆见过一面,但在他乡漂泊的日子,又不得不随同前往,这无疑增加了诗人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
第三联“絮后酴醾约,莺前杜宇愁”,描绘了诗人在春天的某个时刻,与家人约定一起赏花的情景。然而,在这美好的时光中,诗人却被官场的束缚所困扰,心中充满了离别的忧愁。
第四联“新来无吏责,萧散更何求”,诗人感叹自从自己摆脱官场束缚后,便不再受到官吏的压迫,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因此,他也不想再对任何事物有所追求,只想过一种简单而闲适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自我描述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他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不拔和豁达胸怀。
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成为了唐代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同时,也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