绀宇迎凉日,方床御绤衣。
清谈停玉麈,雅曲弄金徽。
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
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中伏日陪二通判妙觉寺避暑》中的前四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第一句:“绀宇迎凉日,方床御绤衣。”

  • 解释
  • “绀宇”指的是深蓝色或黑色的建筑(通常指寺庙),这里可能指的是妙觉寺。
  • “凉日”指的是夏日里清凉的阳光。
  • “方床”指的是方形的床,可能是诗人在寺庙中的临时住所。
  • “御”,这里是“穿着”的意思。
  • “绤衣”是夏天穿的衣服,即薄棉或麻质的单衣、夏衣,用于抵御炎热。

第二句:“清谈停玉麈,雅曲弄金徽。”

  • 解释
  • “清谈”在这里指的是宁静的谈话,可能是因为夏日炎热而选择在室内进行。
  • “玉麈”是一种古代文士用来拂尘的器物,可能是用来让灰尘飞扬以增加空气流通,也用作比喻。
  • “金徽”是指乐器上的金色装饰品,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音乐乐器。

第三句:“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

  • 解释
  • “高树”指的是树木高大,这里可能是指靠近寺院的树木,因为夏季天气热,所以声音显得更加清晰。
  • “秋声早”指的是秋天的声音比夏天更早出现,也许是因为树叶开始变黄,发出的声音更为明显。
  • “长廊”指的是走廊很长,这里可能是指寺院内的走廊。
  • “暑气微”指的是热气渐渐散去的感觉。

第四句:“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

  • 解释
  • “河朔”指的是黄河以北的地方,这里可能是指远离中原的边远地区。
  • “煮茗”指的是用水泡茶叶制作茶水,是中国传统的饮品之一。
  • “自忘归”意指自己忘了回家的念头,形容非常享受当前的时刻,以至于忘记了时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夏日的庙宇中与两位官员一起度过一个凉爽的日子的情景。诗中的意象丰富,如“绀宇”、“清谈”、“玉麈”、“金徽”、“秋声”、“暑气”,都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艺术美感。整首诗流露出一种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和人文美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