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日营陵处,当年毓圣乡。
幅员哀踽踽,羽卫道煌煌。
有彗忧天坠,重轮丽日光。
讴歌吾君子,千载圣情伤。
【注释】大行皇帝:指唐德宗。营陵:指安葬德宗。天宝十四年(755)六月,德宗驾崩,九月,下葬于崇陵。当年:指德宗登基的贞元元年(785)。幅员:指国土疆域。有彗(huì):有彗星出现。忧天坠:担心国家危亡。重轮丽日:即“重轮丽日”为唐玄宗李隆基年号。讴歌吾君子:颂扬我的君父。
【赏析】
德宗是唐朝后期的一位皇帝。他即位时,正是唐代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社会动荡、政治黑暗的时代。德宗在位期间,努力整顿朝纲,力图使唐朝摆脱衰微的命运。这首诗便是作者追怀德宗的功德而写的挽词。全诗五句,内容分为四层:第一层写德宗的功绩;第二层写国事艰难;第三层写德宗驾崩的哀痛;第四层写颂扬君父,抒发千载难逢之幸。
首句“此日营陵处”,承上启下,表明这是追念德宗的地方。“营陵”,是安葬皇帝的地方,“营”与“陵”相对应。
二句“当年毓圣乡”,“毓”是孕育的意思。“圣乡”,是神圣的地方,“毓”和“圣”相对应。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当年这里就是神圣的帝王诞生之地。”诗人把德宗比作神圣的帝王,突出了他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三句“幅员哀踽踽,羽卫道煌煌”,承上句而来,进一步抒写对德宗的崇敬之情。这句中的“幅员”是“国土”,“奕奕”是指光明的样子。“踽踽”,是孤独的样子。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整个疆土都笼罩着一片悲凉的气氛。护驾的人马,显得格外威武雄壮。”这里运用了衬托的方法,通过对比来表现诗人的情感。
四句“有彗忧天坠,重轮丽日光”,承上句而来,又进一步抒写对德宗的崇敬之情。“彗”是彗星,古人以为彗星的出现是国家将灭亡的信号。“重轮”指的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丽日”是光辉灿烂的太阳。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有彗星出现,令人忧虑国家的灭亡。李隆基的年号又重新出现了,光辉灿烂,犹如太阳一般。”这里又运用了衬托的方法,通过对天空现象的描述,反衬出诗人对德宗的崇敬之情。
五句“讴歌吾君子,千载圣情伤”,以议论结束全诗。“讴歌”,歌颂。“吾君子”,指的是德宗。“千载”,千年的意思。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我们唱着颂歌赞美我们的国君啊!他的美德感动人心,使人难以忘记。可是如今已经过了千年,这种感情仍然没有消失。”诗人以议论的形式收束全篇,表达了他对德宗的崇敬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感情真挚深沉,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德宗的敬仰和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