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高处五云新,黄石先生非避秦。
圯上未容书出袖,岩前元自易无尘。
烟霞窟冷苦留客,云雾窗虚亦可人。
好为苍生彻蒸暑,天边散与一襟春。

【注释】:

遣季子寿黄循斋二首 其一

五峰高处五云新,黄石先生非避秦。

圯上未容书出袖,岩前元自易无尘。

烟霞窟冷苦留客,云雾窗虚亦可人。

好为苍生彻蒸暑,天边散与一襟春。

【赏析】:

此诗是作者写给友人的赠答之词,寄寓着作者对朋友高洁人品的赞美和钦敬之情。全诗以景起兴,托物言志,借物抒情,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含蓄隽永。

“五峰高处五云新”,写山峦的秀丽,山峰的峻峭,云海的浩渺。山在五峰之上,云雾缭绕,如画似锦。

“黄石先生非避秦”,借指隐居之士。这里用典意在表明黄石公不贪富贵,不愿做官,而隐居山林,不与秦相来往。表达了对隐士高尚品质的赞扬和钦佩。

“圯上未容书出袖”,用张良桥上的典故表示自己虽然有才能,但还未得到重用和施展的机会。这里的“书”指才学,“袖”代指才能。表达了对怀才不遇者的同情和理解。

“岩前元自易无尘”,用晋代王羲之的故事来说明自己的品德纯洁,不受世俗污染,保持了一颗赤子之心。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赞美。

“烟霞窟冷苦留客”,用唐代大文豪李白的诗句“庐山谣”中的“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色冷光耀空界,岚气蔼蔼如仙家。”来描绘自己身处高山之中,远离尘嚣,清静幽雅的境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云雾窗虚亦可人”,借用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境,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的闲适心境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品味。

“好为苍生彻蒸暑,天边散与一襟春”,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关心和关爱,希望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帮助百姓度过炎热的夏天,带来春天的气息和生机。

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通过对山川美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高尚品质的赞美和追求。同时,也寄托着作者对于社会现实和百姓疾苦的关注和关怀,展现了作者深厚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