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檄东方日,芳春未及归。
路花红掩映,溪树绿因依。
鸟语催寒食,人烟接翠微。
寻诗忘远近,细雨湿征衣。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捧檄东方日,芳春未及归。”
  • 译文:捧着委任状从东边走来,春天尚未到尽头。
  • 关键词:(古代公文;此处指委任状);东方日(早晨的太阳)。
  • 注释:“檄”在古代是一种官方文书,用于传达命令或请求。这里的“捧檄”形象地表达了一种急迫感和责任感。“东方日”则暗示了时间的紧迫性和新的开始。
  • 赏析:这句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初到任时的紧张与期待。”东方日”不仅指时间,也暗示了新的一天的到来和对未知的挑战。
  1. “路花红掩映,溪树绿因依。”
  • 译文:路边的花朵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鲜艳,溪边的树木绿意盎然,相互依偎。
  • 关键词:路花(路边盛开的花);红掩映(形容花朵颜色鲜艳,被阳光照射得更加艳丽);溪树(溪边的树木);绿因依(绿色植被相互依偎)。
  • 注释:这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色,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红掩映”和”绿因依”分别强调了颜色和形态的和谐,使得整个画面更加鲜明。
  • 赏析: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向往。通过色彩的对比和景物的相互作用,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1. “鸟语催寒食,人烟接翠微。”
  • 译文:鸟儿的鸣叫声催促人们开始准备寒食节,炊烟袅袅升起,与远方的青山相连。
  • 关键词: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前一两天,有禁火习俗);鸟语(鸟类的声音);人烟(人类生活的烟火气息);翠微(青翠的山色)。
  • 注释:寒食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通常与纪念先人有关。”鸟语催”形象地描绘了节日的氛围和人们对节日的期待。”人烟接翠微”则表现了节日期间村落的景象,人声鼎沸,与自然景致相接。
  • 赏析:此句通过描述节日的氛围和景象,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诗人巧妙地通过声音和视觉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活气息和文化传统的场景中。
  1. “寻诗忘远近,细雨湿征衣。”
  • 译文:寻找诗歌时,我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连衣服都被细雨打湿了。
  • 关键词:寻诗(寻找诗歌的行为);忘远近(忘记远近,即沉浸在寻找诗歌的过程之中);细雨湿征衣(雨水打湿了征人的衣物)。
  • 注释:这里描绘了诗人在寻找诗歌过程中的专注和投入。”细雨湿征衣”不仅是对天气的描述,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情感状态。
  • 赏析:此句通过描绘诗人在寻找诗歌过程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艺术追求的执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细节描写,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情感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