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风吹雨过西畴,恻恻轻寒似早秋。
燕乳鸠鸣春又老,可堪芳草唤人愁。
注释:
①西畴:指西边的农田,也泛指田野。
②恻恻(cè)轻寒:形容微寒。
③燕乳鸠鸣:燕乳,即燕子筑巢时产卵。鸠鸣,即布谷鸟鸣。
④堪:能承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过去的景象,表现作者对逝去时光的伤感之情。
首句“晚风吹雨过西畴”,以晚风和春雨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风拂面的温柔、细雨润物的滋润以及晚风带来的清凉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氛围。这种氛围既让人感到舒适,又似乎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变化。
第二句“恻恻轻寒似早秋”,则进一步描绘了晚风中的微寒之感。诗人通过对“恻恻”一词的运用,赋予了寒冷以更加细腻的情感色彩,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微妙的凉意和不适。这种感受与早秋的凄凉相映成趣,为全诗增添了一份悲凉之感。
第三句“燕乳鸠鸣春又老”,则是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燕子筑巢产卵,布谷鸟鸣声此起彼伏,这些都是春天特有的景象。然而,诗人却用“春又老”来形容这一切,表达了对春天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末句“可堪芳草唤人愁”,则是对情感的深化。这里的“芳草”既是指自然界的花草,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忧愁。诗人通过“唤人愁”这一表述,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巧妙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意境深远的艺术效果。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心情。
整首诗在描绘春天美景的同时,也融入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深入体会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同时,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