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献堂前树,无梢可着春。
岂知三百载,复有种花人。

《赋梅》

清献堂前树,无梢可著春。
岂知三百载,复有种花人。

注释:

  • 清献堂前树:指的是在清献堂前的那棵古树。
  • 无梢可著春:意思是这棵树没有新长的枝条可以迎接春天的到来。
  • 岂知三百载:意为谁能想到已经经历了三百年的时间。
  • 复有种花人:意指在这漫长的三百年后,依然有人种花,与梅花相似。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一棵老树和其周围的环境,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岁月变迁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树木的描述,引发人们对过去与现在、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永恒之美,也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持续变迁,提醒我们在面对时间的流逝时,应保持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传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