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沙骑马听溪流,淡薄春风却似秋。
坐忆洞庭波万顷,滩声长在钓鱼舟。
【注释】
二月己亥:二月初三。己为地支,亥为月令。晓出城:黎明时从城中出来。祀高禖(méi):祭祀高唐神,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水神。
其三:第三首诗的题号。
尘沙:指马身上的尘土。
骑:骑着马。
溪流:山间小溪。
淡薄:微风轻拂,天气转寒,草木发黄,气候由热渐冷,但并不严寒。
却似秋:好似秋天。
坐忆洞庭波万顷:坐着回忆洞庭湖上那浩渺无际的湖水。
滩声:波浪撞击岸边的声音。
长在:永远存在。
钓鱼舟:泛指打鱼用的船。
赏析:
这首七绝以清新明快的风格,抒写了诗人在春日里对自然之美的感受。
开头两句写春晨行乐之景。“二月己亥晓出城”,点出时间,说明是在春天的某一天清晨。“尘沙骑马听溪流”,写骑马出游的情景,“尘沙”是马身上沾满尘土之意,表明这是一次郊游。“骑”字写出了诗人骑马时的悠闲自在,而“听溪流”则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后两句是写春日里的景色和感受。“淡薄春风却似秋”,这一句中,作者巧妙地把季节的变化用比喻的手法加以描写,使人感到春风虽然温和,但却有如秋风一样凉爽的感觉,从而突出了春日里的寒冷感,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坐忆洞庭波万顷”,这句中的“坐忆”二字,表现了诗人在享受春光的同时,也在思考着人生哲理。而“洞庭波万顷”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湖面景象,给人以无限遐想。
最后两句写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滩声长在钓鱼舟”,这一句中,诗人将自然界中的“滩声”和人类世界中的“钓鱼舟”联系起来,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长在”二字则表明了这种和谐关系是永恒的,永远不会消失。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里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同时,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