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耆旧识东床,壮岁名喧翰墨场。
老去里闾推闻望,向来士子诵文章。
芊绵宿草悲春尽,牢落佳城怨夜长。
赖有集贤多故旧,笔端三绝刻琳琅。
【注释】
- 幼年耆(qí)旧识东床:年纪轻轻就与名流交好。东床,指东汉时陈蕃的女婿董蕃,因居处近于东厢,故称“东床”。这里指早年结识了有学问的人。
- 壮岁名喧翰墨场:壮岁时名声很大,经常出入文士雅集之地。
- 老去里闾推闻望:年老后被邻里乡亲推重。
- 向来士子诵文章:以前那些读书人常常背诵他的诗文。
- 芊绵宿草悲春尽:《楚辞·招隐士》中有这样的句子:“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这里用“芊绵宿草”来暗喻作者的早逝。
- 牢落佳城怨夜长:意指作者的家乡已变得荒凉不堪,夜晚漫长无际。
- 赖有集贤多故旧,笔端三绝刻琳琅:庆幸的是文集中有多位前辈,他们的文章技艺高超,值得后人传颂。《旧唐书·儒学传上·颜师古》中说:“师古少聪悟,明经擢第,为博士。”这里“故旧”指颜师古。
【赏析】
这首诗是邵衮臣为其友人所撰挽诗之一。邵衮臣,字公宪,洛阳人,约生活于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713—756)。据《新唐书·文艺传上·颜师古》记载,他年轻时与张九龄等交游甚广,后官至中书舍人。
此诗首联写诗人年少时与名流交往,其才华早得认可;颔联写其壮年时声名大振,受到人们的敬重;颈联写其年老时仍受人们敬仰,其家乡也因之而闻名;尾联写诗人晚年仍有文才,其作品受到后人的称赞。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切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