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意平生水竹居,雌黄在手为藏书。
久看英子声名早,常恐良朋过往疏。
方喜安舆迎彩袖,忽惊平陌走丧车。
青松翠柏新阡路,常使行人泪满裾。
这首诗是俞义仲的挽诗,表达了他对友人英子逝世的哀思之情。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适意平生水竹居,雌黄在手为藏书。
适意平生水竹居,指的是英子喜欢居住的地方,水竹之间充满了宁静和舒适的环境。雌黄在手为藏书,意思是说英子喜欢收藏书籍,手中拿着雌黄,准备书写或整理这些书籍。
久看英子声名早,常恐良朋过往疏。
久看英子声名早,意味着英子很早就开始成名,名声远扬。常恐良朋过往疏,表示作者时常担心自己的好友英子会因为名声而疏远。
方喜安舆迎彩袖,忽惊平陌走丧车。
方喜安舆迎彩袖,意味着作者很高兴看到英子的马车被安顿好,迎接他的彩袖。忽惊平陌走丧车,表示突然之间,作者听到了远处有丧车的声响,原来英子已经去世。
青松翠柏新阡路,常使行人泪满裾。
青松翠柏新阡路,意思是说英子墓地周围种满了青松翠柏,道路两旁也铺上了新土。常使行人泪满裾,表示英子的墓地让路过的人们感到悲伤,常常让他们泪水沾湿了衣襟。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英子生前的生活环境和英子墓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英子逝世的深切哀悼之情。首句“适意平生水竹居,雌黄在手为藏书”描绘了英子喜欢居住的环境,以及他热爱书籍的特点。接下来的两句“久看英子声名早,常恐良朋过往疏”则反映了诗人对于英子早逝的忧虑和不舍。第三句“方喜安舆迎彩袖,忽惊平陌走丧车”描写了英子去世时的突然变故,使得原本的喜悦瞬间化为悲痛。最后一句“青松翠柏新阡路,常使行人泪满裾”则是对英子墓地的描述,以及人们对其离去的哀伤。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英子生前生活和墓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英子逝世的深切哀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