灊皖相峥嵘,江淮名最著。
下枕大江流,浩荡云涛怒。
汉皇重封事,兹山奠南土。
上帝眷此邦,司命福黎庶。
斟酌赏罚柄,惠泽均雨露。
开元政熙洽,一夜一软语。
皇家谨司锁,剑戟生卫护。
十年兵火馀,所存一二数。
兹地岂湮没,栋宇仅如故。
两山势若抱,巉崖如虎踞。
下视万木杪,溪流更奔注。
忽有羽客来,相寻恣幽步。
扪萝度绝嶂,涉水得微路。
岩石掩如扉,必有神仙驻。
昔年老真人,此是幽栖处。
愿君骨不凡,可以永期遇。
欲下叩其扉,雷霆起烟雾。
正恐渠相留,徘徊不能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题灊山》。诗的内容描绘了灊山的壮丽景色和历史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灊山的赞美之情。下面是诗句与译文:
翻译:
灊皖相峥嵘,江淮名最著。 | 灊山与皖山相互辉映,长江之南最为著名。 | |
下枕大江流,浩荡云涛怒。 | 灊山位于长江之滨,俯瞰着汹涌澎湃的江水和波涛。 | |
汉皇重封事,兹山奠南土。 | 汉朝皇帝曾在这里设立重要的封地,为南方的土地带来了安定和保障。 | |
上帝眷此邦,司命福黎庶。 | 上天眷顾这个地方,为人民带来福祉和幸福。 | |
斟酌赏罚柄,惠泽均雨露。 | 审慎地权衡奖赏和惩罚,让恩惠如同雨露般均匀地洒落大地。 | |
开元政熙洽,一夜一软语。 | 开元年间政治清明和谐,夜晚的谈话温柔而平和。 | |
皇家谨司锁,剑戟生卫护。 | 皇家谨慎地守护着国家的安全,剑戟在保卫中生发出保护的力量。 | |
十年兵火馀,所存一二数。 | 经历长期的战乱之后,这里仅剩下少数几个人居住。 | |
兹地岂湮没,栋宇仅如故。 | 这片土地不会消失,建筑和房屋依然保持原样。 | |
两山势若抱,巉崖如虎踞。 | 两座山峰相互拥抱,峭壁崖石犹如猛虎盘踞。 | |
下视万木杪,溪流更奔注。 | 从高处往下看,万木葱茏,溪流奔涌不断。 | |
忽有羽客来,相寻恣幽步。 | 忽然有位羽客出现,邀请诗人尽情漫步于幽静之地。 | |
扪萝度绝嶂,涉水得微路。 | 攀爬藤萝越过陡峭的山峰,涉水找到一条小路。 | |
岩石掩如扉,必有神仙驻。 | 岩石像门一样隐藏其中,一定有仙人居住在此。 | |
昔年老真人,此是幽栖处。 | 从前有一位老神仙隐居于此,这是他的隐居之地。 | |
愿君骨不凡,可以永期遇。 | 希望您有非凡的气质和才能,能够永远遇到我这样的知己。 | |
欲下叩其扉,雷霆起烟雾。 | 想要敲响这扇神秘的门,突然雷鸣电闪,云雾弥漫。 | |
正恐渠相留,徘徊不能去。 | 担心你不愿离去,徘徊不定不能离开。 |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灊山美景的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生动地展现了灊山的壮丽景色及其悠久的历史背景。诗人通过对灊山的描述,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也表达了对这片土地深深的敬意和怀念。
诗中的“灊皖相峥嵘”形象地描绘了灊山与周围山脉的雄伟壮观;“汉皇重封事,兹山奠南土”则表达了汉武帝时期对这块土地的重视和赋予的意义。诗人通过回顾历史,强调了灊山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诗人还描述了灊山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如“下枕大江流,浩荡云涛怒”展现了灊山与长江的密切关系;“两山势若抱,巉崖如虎踞”则描绘了灊山的险峻和雄伟。这些描述既展现了灊山的自然美,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愿君骨不凡,可以永期遇”一句则是诗人对读者的期待和祝愿,表达了诗人希望读者能够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和价值。这种情感表达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使其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