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星转作副枢星,天柱天阶两手擎。
阉幸斜晖欲相射,回躔退舍养吾明。
【注释】
使星:指太白星。天柱、天阶:指太白金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擎:支撑,托举。阉幸:指宦官的权势。相射:互相照射。回躔退舍:指太白星在天空运行的位置。养吾明:保养我的光明。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代至元十六年(1279),时马少卿任粤省广东运副。诗中以天象作比喻,赞颂马少卿之德政,表现了作者对马少卿的崇敬之情。全诗用典贴切,意境高远,语言凝练,是咏物言志诗中的佳作。
开头两句:“使星转作副枢星,天柱天阶两手擎。”诗人运用“使星”和“天柱”、“天阶”这两个意象,赞美马少卿的德政。太白星本无主宰,但当它从东方升起时,人们便认为它是天帝派来的使者,因此称它为“使星”。“使星”转作“副枢星”,意味着马少卿的德行高尚,能与天帝相比肩,他主持政务,如天帝一般。而太白星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如同太白星的双手托起了天柱和天阶一般,说明马少卿治理有方,能撑起天下。
第三句:“阉幸斜晖欲相射,回躔退舍养吾明。”这两句诗继续赞美马少卿的政绩。这里把马少卿比作太阳,暗喻其光明正大、公正无私。因为宦官专权,所以马少卿要像太阳一样,驱散那些阴暗势力,让阳光普照大地。同时,太白星在天空的位置变化,就像太阳的光芒逐渐减弱,最后回到原位,这样既能照亮黑暗,又能保持光明。马少卿治理国家,正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让百姓过上了安定、和谐的生活,国家得到了发展繁荣。
这首诗通过咏史抒怀,借古讽今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马少卿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善于运用典故的特点,使诗歌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