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林舞霜叶,野水收寒溪。
旭日爱清美,良友欣招携。
近游南岩麓,远蹑樵人蹊。
世未变野处,地已呈榱题。
炼石既有穴,补天亦馀梯。
仰睇磴可涉,穷择日从低。
窅深有神护,险绝令心悽。
我归期再出,后会岂终暌。
第膺三接宠,未许寻高栖。
【注释】
- 风林舞霜叶,野水收寒溪。:风吹动树叶,使霜花飘落;野水流入寒冷的溪谷。
- 旭日爱清美,良友欣招携。:旭日(指早晨的太阳)喜爱清新美好的景色,好的朋友欣然邀请我一起游玩。
- 近游南岩麓,远蹑樵人蹊。:走近南岩山脚,远走樵夫走过的小路。
- 世未变野处,地已呈榱题。:世上没有改变野外的地方,土地已经呈现出台阶状。
- 炼石既有穴,补天亦馀梯。:炼成丹石已经有洞穴,修补天空也是剩余的梯子。
- 仰睇磴可涉,穷择日从低。:抬头看着石阶可以过,选择日子从低坡下。
- 窅深有神护,险绝令心悽。:深邃深远有神灵保护,危险而绝顶使人心情悲伤。
- 我归期再出,后会岂终暌。:我希望回归时能再次出游,后会难道总是要分离吗?
- 第膺三接宠,未许寻高栖。:只应得三次接任宠官之职,不许可寻求高处隐居。
【赏析】
《次李晋仲同游南岩韵》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这首诗写于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春初,当时作者被贬黄州,与友人李端叔同游南岩山,游览了南岩山的秀丽景色,感慨世事变迁、人生无常、友情难得等话题,并抒发了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悠远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首联“风林舞霜叶,野水收寒溪”描绘了南岩山的自然风光。风吹动树叶,使霜花飘落;野水流入寒冷的溪谷。这里的环境显得寂静而冷清,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
颔联“旭日爱清美,良友欣招携”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旭日(指早晨的太阳)喜爱清新美好的景色,好的朋友欣然邀请我一起游玩。这里强调了友谊的重要性和亲密程度,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在朋友面前所展现出的豁达和开朗。
颈联“近游南岩麓,远蹑樵人蹊”描述了诗人的游历路线。走近南岩山脚,远走高岭上的小路。这里的路线变化多样,既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又体现了他的冒险精神和求知欲。
尾联“世未变野处,地已呈榱题”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世上没有改变野外的地方,土地已经呈现出台阶状。这句话揭示了诗人对世事沧桑的感慨,也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生命的独特见解。
这首诗通过描绘南岩山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它也展示了诗人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友情难得的深刻思考。整体上,这首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悠远深远,富有哲理意味,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