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用荒村访野坟,青编相对俨如存。
当年但识清谈乐,今日方知节概尊。
千载腐儒空吊古,几章冷语自消魂。
便当僇力清河洛,一洗新亭旧泪痕。

【注释】

①卞忠贞公:即卞元亨,北宋末年名臣,曾为相,以直言敢谏闻名。墓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

②底:同“抵”。

③青编:青布包书的简牍。

④但:只、仅仅。

⑤节概:气节操概。

⑥千载腐儒:千百年来只知道空谈而不懂实际学问的儒生。

⑦几章冷语:几句冷冰冰的话。

⑧僇力:努力工作。清河洛:指洛阳,因为洛阳是古洛阳的别称。新亭:三国时东吴将领陆凯在新亭宴客,见孙权部下诸将无一人能抗敌,因而感慨万分,作《豫章行》诗寄赠给好友范泰。后用新亭来比喻怀才不遇或壮志未酬之悲愤。旧泪痕:指陆凯当年在新亭宴客时的感伤。

【赏析】

此诗为诗人在汴京应诏入对之际所作。他到汴京以后,便与王珪等同赴中书省,向宰相们陈述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对当时朝政的看法。这首诗即是他在这次召对中所作。

开头两句写诗人来到卞公墓地,见到卞元亨墓前立有一碑,碑上刻有卞公的事迹,字迹清晰可见,使人不禁联想到卞公当年在世时的情景。这两句看似平淡,其实却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色彩。诗人在这里用了“访”、“俨如存”这样的词语,表达了他对卞公深深的怀念之情。这种怀念之情不仅仅是因为卞公曾经是他的恩师,更因为他是一代明君,一位正直的大臣。诗人对卞公的尊敬之情溢于言表。

第三句“当年但识清谈乐”一句,则是诗人对卞公的追忆和评价。诗人回忆了卞公年轻时的风采,认为卞公虽然只是一位文臣,但在国家危难之际仍然能够挺身而出,为国家的利益考虑。这种精神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诗人对卞公的这种精神表示了高度的赞赏,认为这种精神才是真正值得后人学习的东西。

第四句“今日方知节概尊”一句,则是诗人对自己在卞公坟前的感叹。诗人回想起自己当初在政治上的种种行为,不禁感到惭愧和自责。他认为,自己虽然曾经受到过卞公的帮助和指导,但是却没有真正理解他的为人和精神实质。如今自己成为了一个政治家,应该更加珍惜自己的政治地位,为国家的利益着想,而不是只顾自己的私利。

接下来四句是诗人对卞公的悼念之情的抒发。诗人回忆起卞公生前的一些言论和行为,认为这些言论和行为都是值得后人学习的典范。他认为,只有那些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坚定信念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领导者。因此,他希望自己在未来的政治生活中能够像卞公那样,为国家的利益着想,为民请命。

尾联两句是对卞公墓地的赞颂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在政治舞台上发挥出卞公的精神和品质,为国家的利益着想,为民请命。同时,他也希望能够在政治生涯中不断进步,成为一个真正有能力和有担当的政治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