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深浅逐阴晴,一簇林峦画不成。
谁道青山怕云点,白云点处转分明。
《题明觉寺在在堂十二首·其六》逐句释义及赏析如下:
- 高低深浅逐阴晴
- 逐阴晴: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这里的“阴晴”可能指的是云层的变化,使得山体呈现出不同的高度和深度。
- 逐阴晴:形容自然景观随气候的变幻而展现出不同的景象。
- 一簇林峦画不成
- 一簇林峦:形容树木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片林莽或山脉。
- 画不成:意味着即使有再多的笔墨也无法描绘出如此生动的画面。
- 谁道青山怕云点
- 谁道:表示对某人观点的质疑或反问。
- 青山:通常指代山峦,这里特指自然界的山。
- 怕云点:比喻即使是坚硬的山峦也会因其表面的植被或土壤而被云雾点缀,显得生机勃勃。
- 白云点处转分明
- 白云点处:指云雾缭绕的地方或被云雾覆盖的区域。
- 转分明:表明在云雾中,这些地方变得清晰可见。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比自然景观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人通过对山峦的精细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多变之美。最后两句“白云点处转分明”更是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与感悟。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更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热爱。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同时也反映了宋诗注重写实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