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畦今夜月,政自使人怜。
久废登山屐,愁催下濑船。
衰年免黄帽,旧习守青毡。
东浙承平地,如今是近边。

【注释】篆畦:即篆石。篆,雕刻。

政自使人怜:意思是说月色如此美好,自然令人喜爱。

黄帽、青毡:都是古代官吏的服饰。

东浙承平地,如今是近边:东浙地区曾经是战乱之地,如今却成为太平之地,这是作者的感叹之词。

【赏析】

本诗是唐代李贺的作品。李贺(约公元791—约817年),字长吉,世称李昌谷,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李贺在青少年时期就很有才气,他写的《苦昼短》等诗都很有名气,可惜英年早逝,只活了27岁。他的诗构思新奇,风格浓诡,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他的诗歌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烘托表现,富于奇特的色彩和瑰丽的想象,“奇而不失为正”。

这首诗以月起兴,抒发思乡之情。首联“篆畦今夜月,政自使人怜”,写诗人因思乡而赏月。篆畦:刻有篆书的石阶。这里指石阶上刻的篆文。

夜半,月亮明亮,照彻庭院,诗人不禁触景生情,想到自己身在异乡,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不禁生出怜惜之情。

颔联“久废登山屐,愁催下濑船”则进一步抒写思乡之情。登山屐:一种用石头制成的鞋,可以防滑。下濑船:从水中经过的小舟,可以让人休息。

两句写诗人因思乡而无法欣赏美景,只能在家中闲坐。

颈联“衰年免黄帽,旧习守青毡”,则是写故乡的情况和自己的心情。黄帽、青毡都是古代官员的服饰。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我已年老,但仍然戴着一顶黄帽,因为这是我家乡的习惯;我依然穿着青色的毡子衣服,因为我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

尾联“东浙承平地,如今是近边”,则是对故乡的感慨,也是对自己未来的担忧。东浙地区曾经是战乱之地,如今却成为太平之地,这是作者的感叹之词。

整首诗语言简练、含蓄,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未来的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