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霄杉桂不知年,风纛云幢锁暮烟。
狡狯老钦能缩地,十洲移得别山川。
【注释】
游径山蕴常上人:游历山路,拜访蕴常禅师。字无可以:取法号无可。
昂霄杉桂不知年:昂首挺胸的松柏,不知道生长了多少年。
风纛云幢锁暮烟:飘扬的旗帜、高高举起的云幢在暮色中笼罩着一片烟雾。
狡狯老钦能缩地:狡猾的鬼怪和钦差大臣都能缩地生天。
十洲移得别山川:十个仙岛移到了别处,使那里的山水换了样子。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全篇用典多而雅,意境开阔而深邃,语言精炼而富有音乐美。
首联写“游径山蕴常上人”之景,表现诗人对蕴常禅师的崇敬。蕴常,俗名王真,字无可,号游径山僧。他是唐代著名高僧,曾住持苏州虎丘寺。这首诗作于唐咸通九年(868),时诗人正在苏州,寓居虎丘寺,与王真禅师过从甚密,所以称“游径山蕴常上人”,并请他为自己题咏。
颔联两句,写诗人对蕴经禅师的敬仰之情。首句写松柏长青,不因岁月流逝而衰败,象征蕴常禅师的道心永固;次句则写风神俊逸的蕴常禅师,能呼风唤雨,驱散云雾,使大地顿时晴空万里,万籁俱寂。这两句诗把蕴常禅师的超凡气质、神奇法力写得入木三分,使人叹为观止。
颈联两句是说,蕴经禅师有如狡猾的鬼怪和钦差的大臣那样神奇,他能在瞬息之间移动到千里之外的任何地方去。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典故。“狡狯”一词,出自《搜神记》,指鬼怪灵异,也泛指聪明机灵。“缩地”一词,出自《史记·高祖纪》。据传说刘邦曾梦中见到自己坐在地下,于是命人在地下挖洞,结果地面突然陷落,他竟坐在天上。后来人们便以“缩地”形容神通广大、变化无穷的本领。“能缩地生天”一句即由此而来。
尾联是写蕴常禅师的神通广大,能使十个仙岛在顷刻间迁移到另一个地方,使那里的山河景色变得面目全非了。这两句诗既赞美蕴常禅师的神通广大,又暗喻其博大精深的佛学造诣。
此诗一气呵成,结构紧凑,意境高远;用典贴切,韵味十足,堪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