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寄去当人日,只是元宵近到家。
何事春分犹未报,夜窗几度卜灯花。
【注释】
当:应当。人日:农历正月初七,相传是女娲造人的日子。元宵:即灯节,正月十五夜的节日。春分: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一般在阳历3月20左右,但因阴历与阳历不同,所以具体日期每年有所变化。灯花:指元宵佳节夜晚室内点灯时,灯光照在窗纸上形成的花纹。
【赏析】
此诗为作者客居他乡,望家信未至而作,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的孤独和思归之情。
首句“一封寄去当人日”,诗人将家书寄出时正值人日(即农历正月初七),寓意着期待已久的家书终于到了。然而,第二句“只是元宵近到家”却透露出诗人心中隐隐的不安——虽然家书已到,但元宵佳节即将到来,家人还未收到,这种期盼与现实的落差让人不禁心生忧虑。
接下来的两句“何事春分犹未报,夜窗几度卜灯花”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春分时节,万物复苏,本该是团圆欢乐的时刻,但诗人却因为未能及时收到家书而感到焦虑。于是,他在夜晚的窗前反复祈祷,希望通过占卜灯花来得知亲人的消息。这里的“卜灯花”既是一种迷信行为,也反映了诗人在困境中的无奈与无助。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的思乡之情,展现了一个游子在外漂泊的孤独与无奈。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家人的深深牵挂,以及对团聚时刻的渴望。这种情感的表达既真挚又动人,使人读后不禁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