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步随山径,横前得野塘。
倚风荷展玉,带日鹭翘霜。
雾敛都无瘴,天晴却自凉。
支筇惬新兴,疑已到江乡。

【解析】

题干要求“逐句释义,并赏析”。首先对全诗进行逐句翻译,然后结合注释和译文分析诗人的情感。本题中要注意诗句的字词含义。“缓步随山径”,“缓步”是慢慢地走;“随”,顺从、顺着;“山径”是山路。“横前得野塘”,“得”同“触”,接触;“横前”是向前;“野塘”,指池塘。“倚风荷展玉”,“倚”是依偎、依靠;“风”是微风吹拂;“玉”,荷花像美玉一样。“带日鹭翘霜”,“带日”是顶着烈日;“鹭”即白鹭;“翘霜”是指白鹭的脚爪顶着霜花。“雾敛都无瘴”,“雾敛”是云雾散开;“瘴”是南方山林间的毒草气。“天晴却自凉”,“天晴”是天空放晴;“却自凉”是说天晴了,天气反倒凉爽了。“支筇惬新兴”,“支筇”是拄着拐杖,这里指拄着筇竹杖;“新”是新近。“疑已到江乡”,“疑”是怀疑;“江乡”是指江南水乡。

【答案】

译文:我慢慢地沿着山间小路散步,不知不觉走到了池塘边。我依偎在微风中观赏那盛开的荷花,仿佛看到了美玉般的荷叶。顶着烈日,我见到了白鹭翘起脚爪站在湖面上,湖面上飘起了一层薄霜。当云雾散开之后,我才感觉到没有瘴气,这时天气晴朗,我感到无比的舒畅和愉快。我拄着筇竹杖欣赏着眼前新奇美丽的景色,心里怀疑自己已经到了江南水乡。

赏析:

首联描写了作者在山路上漫步的情景。“缓步”、“随”、“横”等词语描绘出了诗人在山道上行走缓慢而悠闲的状态。“得”字的使用,表现了诗人轻松的心情。这两句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优美的山水画,为下文的景色描写奠定了基调。

颔联写诗人到达野塘后所看到的景象。“倚”、“展”、“玉”、“翘霜”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荷花旁边欣赏风景的情景。荷花如同美玉般洁白无瑕,白鹭在湖上翩翩起舞,仿佛在向诗人展示它们的优雅和美丽。这两句诗通过对荷花和白鹭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颈联写诗人在野塘边的观感。“雾敛”、“都无”、“天晴”、“却自凉”等词语,描绘了云雾散去后的景象。诗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清新气息,同时也感受到了天气的变化。这种变化给人们带来了凉爽的感觉,使人们感到舒适宜人。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尾联写诗人在野塘边的观感。诗人拄着筇竹杖欣赏着眼前新奇美丽的景色,心里怀疑自己已经到了江南水乡。这里的“疑”字,表明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向往和期待。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两句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向往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将自然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也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值得细细品味和赏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