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翅出樊笼,双飞意气同。
便鸣泥滑滑,深应竹丛丛。
善也还天性,时哉属岁丰。
弋人情已得,宁复堕机中。

【注释】:

樊笼:关在笼子里的鸟。

双飞:两对翅膀一起扇动,表示亲密的样子。

善也、时哉:都是“好”的意思。

弋情:射中人的情感,这里指箭法好。

机:捕鸟用的器具。

【赏析】:

《放竹鸡》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五绝诗。这首诗写的是一只竹鸡在人们面前自由自在地飞翔,而人们却能巧妙地将它射中。全诗以竹鸡的飞翔为线索,通过咏物寄兴,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技艺高超者的赞美之情。

第一层(首二句):写竹鸡出笼双飞的情景。“鼓翅出樊笼”,形容竹鸡展翅振羽,奋力从关在笼子里的狭窄天地里飞出来。一个“鼓”字,写出了竹鸡振翅欲飞的情态,一个“出”字,表现了它挣脱樊笼的欢欣心情。“双飞意气同”,“双”字写出了竹鸡双飞成对的景致,“意气”,指神采风采,这里用来形容竹鸡神气活脱。“意气同”,说明它们飞起来很协调,很有默契。

第二层(三、四句):写竹鸡在泥滑的地方鸣叫,深藏在竹丛之中。“便鸣泥滑滑”,泥滑的地方容易打滑跌倒,所以竹鸡在泥滑的地方鸣叫,显得格外谨慎。“深应竹丛丛”,“应”,回应,指竹子林立。竹鸡在竹丛中鸣叫,与上一句的“便鸣”相呼应。“竹丛丛”,形容竹林茂密。

第三层(五、六句):赞扬射者技艺高超。“善也还天性”,意思是说射者有高超的本领,这得益于他的本性,也就是天资。“时哉属岁丰”,意思是说这一年天气适宜,庄稼长得非常好,有利于狩猎,所以说“时哉”。

第四层(末两句):写猎人善于利用自然条件,使竹鸡落入陷阱。“弋情已得”,指射者已经成功地捕获了猎物。“宁复堕机中”,意思是说即使竹鸡落入陷阱,也不会被捕捉到手,因为这是它的自由天地。

整首诗通过对竹鸡飞翔及猎人狩猎情景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和高超技艺的向往之情,同时也赞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