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如烈火,销铄谁为钢。
黄金攫清旦,一视无四旁。
夫子真璞玉,炎炎讵能伤。
万事有规矩,岂与时低昂。
五十犹幕府,鬓发初不霜。
天眼终自清,弹冠指明光。
卿云澹朝日,舞蹈萦炉香。
勿忧雨露隔,二圣方当阳。
大器故晚成,此去未易量。
巾车难更轫,潩水徒汤汤。
【解析】
1.富贵如烈火,销铄谁为钢:富贵像烈火一般炽热,谁能抵挡?
2.黄金攫清旦,一视无四旁:早晨的金黄在旭日的照耀下熠熠生辉,阳光普照大地。
3.夫子真璞玉,炎炎讵能伤:你真是一块未经琢磨的白玉,经受不了烈火的煎熬吗?
4.万事有规矩,岂与时低昂:一切事情都有它的规律,怎能随波逐流呢?
5.五十犹幕府,鬓发初不霜:我五十岁的时候还是个将军,头发和鬓毛都还没有变白。
6.天眼终自清,弹冠指明光:上天的眼睛终究是清明的,弹去冠上的尘土就能看见光明。
7.卿云澹朝日,舞蹈萦炉香:你的卿云淡雅地笼罩着晨曦的太阳,袅袅香烟缭绕在炉火之上。
8.勿忧雨露隔,二圣方当阳:不要担心风雨阻隔,二位圣人正处在正当的时期。
9.大器故晚成,此去未易量:大器都是后来才能做成的,这次出使恐怕不易完成使命。
10.巾车难更轫,潩水徒汤汤:驾车的车轴难以转动,河水徒然地流淌。
【答案】
译文:
富贵像烈火一样炽热,谁能抵挡得住?清晨的金黄在旭日的照耀下熠熠生辉,阳光普照大地。你真是一块未经琢磨的白玉,经受不了烈火的煎熬吗?一切事情都有它的规律,怎能随波逐流呢?五十岁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将军,头发和鬓毛还都没有变白。上天的眼睛终究是清明的,弹去冠上的尘土就能看见光明。不要担心风雨阻隔,二位圣人正处在正当的时期。大器都是后来才能做成的,这次出使恐怕不易完成使命。驾车的车轴难以转动,河水徒然地流淌。
赏析:
这首诗作于宋子发奉诏出使辽国前夕。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出使的坚决信念、豪迈气概及对自己未来前途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全诗语言朴实,气势磅礴,充满激情,充分表现了诗人高风亮节的形象。
第一联“富贵如烈火”,“销铄谁为钢”,以烈火喻富贵之炽热,用钢铁比喻自己,表明自己不畏富贵,甘愿为国尽忠的决心和勇气;第二联“黄金攫清旦”“一视无四旁”写富贵如烈火,灼人如金。黄金在旭日的照耀下熠熠生辉,阳光普照大地,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富强。第三联“夫子真璞玉”“炎炎讵能伤”,以璞玉比喻自己,表明自己不怕富贵的炙烤,甘愿为国家做奉献。第四联“万事有规矩”“岂与时低昂”,以规矩比喻国家政治的规范秩序,表明自己决不屈从于富贵的诱惑,甘于为国献身的决心。
第五至八句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自信和乐观。第九联“天眼终自清”“弹冠指明光”以天眼比喻皇上对自己的信任和支持,表明自己决心报效祖国。第十联“卿云澹朝日”“舞蹈萦炉香”以卿云、舞者比喻朝廷,表明自己决心为朝廷效忠。第十一联“勿忧雨露隔”“二圣方当阳”以雨露比喻皇帝对自己的恩宠,表明自己毫不担忧皇帝对自己的疏远,决心报效朝廷。第十二联“大器故晚成”“此去未易量”以大器比喻自己,表明自己决心为朝廷效忠。第十三联“巾车难更轫”“潩水徒汤汤”以巾车、潩水比喻朝廷的困难和自己的艰难处境,表示自己决心为朝廷效忠的决心。
整首诗语言朴实、气势磅礴,充满了激情和豪情壮志,充分体现了诗人高风亮节的精神风貌。